投稿信箱:xcb@smu.edu.cn

联系电话:020-61648099

时讯

您现在的位置:

【优秀学子】林惠:痛,并快乐着

时间:2018-02-07     作者:林惠   编辑:张淼   点击:
新闻摘要:林惠,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14级生物医学工程(本硕连读培养)专业学生,2016-2017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曾荣获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医药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深圳泰迪杯数据挖掘挑战赛三等奖、广东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等。经过高考的炼狱,带着一颗热情、好奇、年轻的心,登入大学堂,开启人生又一次冒险。大学老师不断告诉你:大学要有大学的生活方式。然而我的...

林惠,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14级生物医学工程(本硕连读培养)专业学生,2016-2017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曾荣获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医药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深圳泰迪杯数据挖掘挑战赛三等奖、广东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等。

经过高考的炼狱,带着一颗热情、好奇、年轻的心,登入大学堂,开启人生又一次冒险。大学老师不断告诉你:大学要有大学的生活方式。然而我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存留着高考前的余韵。有人说,我是“在别人狂欢的时候选择了埋头”;有人佩服我能不受“诱惑”静心学习,然而那时的我真的不知该如何转变。

基于对数学的兴趣,我参加了学院科协组织的数学建模基地。基地每周末开一次课,课程并不枯燥,这多半归功于基地负责授课的师兄师姐耐心生动的讲解,要想深入学习这个领域离不开平时用功。我把专业课放在主位,预习、复习、刷题、笔记,完成这些以后再学习数模,有时候到深夜才熄灯。那时候我第一次感觉大学和高中不一样——大学似乎比高中学习更累。

基地的课程结束之后就迎来了学院开展的数学建模竞赛,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参加的数学建模比赛。虽然赛前聆听了很多师兄师姐的参赛经验和心得,但是,一条河惟有淌过方知其深浅,第一次比赛给了我极大的触动,以致于很难用语言尽绘比赛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即使已经过去几年,当时的情景回忆起来仍是历历在目。比赛之前数模的老师说,过于熟悉的人一起组队会带来各种弊端。而我恰是和两个同入数模基地的舍友一起组队参加,并且之后的几次数学建模竞赛也一直是她们和我一起并肩作战。昔日宿舍内嬉笑打闹的亲密可爱的人,在战场上却既是队友又是对手。一个想法,从被提出到抨击,被反驳,再抨击,直到最后被推翻,往往几分钟内就被宣布死亡。其实,没有人带有恶意,都只是为了做得更好。每一阵争论和僵持过后,我们总能冷静下来,思考、反省、互勉,然后重新开始。

争辩是常有的事,但我觉得不是坏事。一个想法在细节方面的过失,往往只有队友揪得出来,这样不断地抨击、改善甚至改变后的想法,也许不是最好的,但一定会比原始的想法更合理可行,更切合题意,更符合实际。比赛中,熬夜、喝咖啡成了家常便饭,为了争分夺秒争取做题时间,吃饭甚至睡觉的场所往往都设在了比赛的实验室,饭点不再像早、中、晚这样分明,饿了就吃,有啥吃啥。然而这些都无法磨灭我们对数学和竞赛的满怀热忱,三个人的青春在三更半夜那一间小小的实验室里挥洒得淋漓尽致。

第一次数模比赛我们团队经验和能力不足,结果并没有获奖,然而由于评审老师们对我们的作品印象深刻,我们获得了参加培训和国家比赛的资格,获得该资格的队伍有十多个,大一团队只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我们。我们团队以及我个人参加过医药赛、深圳杯、泰迪杯、美赛以及两次国赛等。每一次比赛的合作,不仅是对我们三个人能力的提升和经验的丰富,也使我们更加有默契也更加相互理解。一场完整的数学建模比赛,不仅仅是团队间解题思路和技巧的较量,也是对一个团队协作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个人的巨大挑战。在我看来,且不说得奖,团结每个人的力量,坚持不懈,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篇完整的数模论文,仅仅是这个过程,都让我很感动和自豪。

每一次数学竞赛都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巨大收获。它不仅让我收获了很多建模的数学知识,让我形成一种建模思维,对我以后的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它还教会我感恩、团结和协调团队工作,随着我逐渐成为团队队长,我发现团队合作的力量真的能产生“1+1>2”的效果。最佳的团队并不是每个成员有多么优秀有多么多的特长,而是所有成员目标一致,相互理解,相互扶持,共同进步,不懂就问,知错就改,这样一个有默契、积极向上的团队才是坚不可摧的。除了对师兄师姐的经验分享和数模老师耐心指导的感恩之外,我非常感谢和自己并肩作战的队友,是她们,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和我在一起,替我分担痛苦;是她们,在自己最骄傲的时候及时泼了一把冷水,让我不至于被得意冲昏头;也是她们,在我最喜悦的时候和我分享喜悦,举杯庆祝。如今“三剑客”已各散一方,但我们会是永远的好伙伴,那些刻骨铭心的珍贵回忆也会永远珍藏在记忆的深柜里。

从第一次数学建模比赛开始,我的目标便有了雏形,在数模竞赛中,我主要负责数据处理、编程和建模,也参与论文的撰写,几次比赛下来,我的数据处理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并对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算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一开始为了获奖而竞赛,到后来为了积累经验和锻炼能力而竞赛,我的目标和方向逐渐明确,学习开始有所侧重,最后保研所报的研究方向,也是和自己专业课学习的知识相差较多、而与我在课后学习的数模知识比较贴近的医学信息学方向。我仍有许多基础课程需要补习,但是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使得这些阻碍变得不再困难。

数模老师和师兄师姐的指导,以及自我的努力,让我逐渐认清自己的需求,也逐步认识到大学生活的意义和本质所在。大学所能教给我们的是“在痛苦中寻求快乐”的能力,却是终身受用的,它将会成为你茫茫迷途中的启智明灯和使你力争上游的动力源泉。

最新文章

南医人

更多>>

【护士节】中西医结合医院周瑾:把职业当成热爱的事业干

周瑾,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部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她以丰富的学识、精湛的技术挽救众多患者生命;她用学科前沿知识,做好全院教学培训工作;她深入防疫第一线,分批次调度5294人次。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白衣天使和共产党员的神圣誓言。业务科研“两手硬”的“全能选手”扎根临床27年,周瑾早就练成了一名业务、科研“两手硬”的“全能选手”。作为广东省中医药局十三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负责人,她秉持“护士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理念,...

【更多】

【护士节】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杨硕:我为我的工作感到骄傲

2023广州庆“5·12”国际护士节暨广州百名好护士颁奖典礼近日举行。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杨硕被评为2023年“广州好护士”。重症医学科(ICU),每逢节假日就是医护最忙之时。今年“五一”期间,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组长杨硕又是在值班中度过。他所在的ICU还是珠江ECMO救治中心,每天都要备班,24小时待命。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心肺”,因一次次成功救治危重症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而走入大众视野,被冠以“魔肺”...

【更多】

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