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的学生在认真上课。南医大供图
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南方医科大学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作为全国首批、广东省唯一一所“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广东省政府”共建高校,南医大实施质量立校、科技强校、人才兴校、附属医院协同发展、国际化办学战略,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南方医科大学校长黎孟枫介绍,学校不仅要发挥学科平台优势,培养站在世界医学前沿的拔尖创新医学人才,更要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培养大健康人才,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科技强校7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
5年来,南医大实施科技强校战略,主动对接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实现了科技创新水平稳步提升。
高天明团队申报的“抑郁症发病机理及抗抑郁新靶点的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侯凡凡团队“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机制和临床防治”和侯金林团队“慢性乙型肝炎诊疗体系的创新及关键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李国新团队发表于《JAMA》的研究成果获得2019年中国医学重大进展;新增国家杰青2名、优青7名,科技部高层次人才5名。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南医大科技攻关有了大突破。不仅与企业联合开发高敏快速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及抗体检测试剂盒,而且构建了新冠肺炎患者早期加重风险预测模型,完成了广州市唯一一例新冠死亡患者微创尸体解剖,进行了智能药物设计及高通量药物筛选,为遏制疫情、复工复学贡献了力量。
科研频频产出,推动学科水平稳步提升。
7月9日,继今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化学学科成为ESI世界前1%学科后,学校再增免疫学入围ESI世界前1%。2015年以来,学校新增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化学、免疫学6个学科入围ESI世界排名前1%,ESI全球前1%学科增至7个。
黎孟枫介绍,目前,学校还有4个学科入围ESI世界前1%的可能性大于50%,临床医学正在加速逼近世界前1‰行列,在未来五年希望能实现“1+10”建设目标,即:1个ESI世界前1‰学科+10个ESI世界前1%学科,学科整体建设水平迈入国内一流行列。
聚焦现实,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
培养医学人才,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一直以来,麻醉从业人员严重短缺,舒适医疗难以普及。2019年12月22日,全国90余家医院的麻醉学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南医大麻醉学院揭牌,华南地区首个招收本科生的麻醉学院成立。
现代医学教育正由“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转变,培养全科医学人才成为下一个关键点。
黎孟枫介绍,学校将从临床医学生中遴选出优秀学子,强化全科医学知识体系训练,逐步建立具有临床医学知识、预防医学思维的全科医学专业培养体系。
“创新是医学教育与生俱来的DNA。”黎孟枫说,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南医大长期坚持的办学理念。目前,学校围绕新一轮新技术新产业的重大变革,培养多学科背景复合人才,例如开设了生物信息专业。2019年,南医大成为该领域全国唯一的一流专业建设点,毕业生升学率超过50%。2020年,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增设了生物医学材料方向。
施展“组合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一流人才,师资是关键。目前,南医大拥有3位院士、2位双聘院士、3位“973”首席科学家,1位国家“万人”名师,以及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的著名专家学者。
学校还组织开展国际性医学教育培训,对接全球标准,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2015年11月,“南医大-FAIMER区域中心”成立,这是FAIMER(美国国际医学教育与研究促进基金会)在全球范围内成立的第8个区域合作中心。
有好老师,还要有好的教学机制。近年来,南医大高效推进教学综合改革,将成效写在每一个学子的成才成长上。
学校实施了基础临床融通整合教学改革,构建14个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模块,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阶段考试中,采用整合教学学生平均分提升26.12分。改革成果获得2019年广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推进混合式教学,设立80项混合式改革课题,举办30场混合式教学专项培训。疫情期间,学生网络上课满意度达93.5%。
医学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不仅应该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更应该具有高尚的医德。
2016年9月起,南医大作为省属医科大学率先全面实行书院制,试行跨专业本科综合教育改革,成为广东省首个探索书院制教育并成功实施的医科大学。
书院制改革就是“三全育人”的积极尝试,旨在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打造全面发展的育人格局。
对话
南方医科大学校长黎孟枫:
“医生是一个好职业”
在与新冠病毒对抗的战争中,无数白衣天使冲向烽火一线,仁心仁术,护佑生命,白衣天使因此收获了更多赞赏与美誉。
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黎孟枫呼吁更多优秀学子投入医学事业,在拯救生命的道路上实现自我价值。“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讲,医生都是一个好职业”。
南方日报:这次新冠疫情为医学人才培养带来哪些启示?
黎孟枫:除夕夜至今,南医大派出14批医疗队共288人驰援湖北,与新冠病毒殊死搏斗。医务人员第一时间写下了“请战书”,按下了红指印,发出了“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誓言。这反映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优势:第一是有组织力与使命感,尽管前方迷雾重重,但医生还是无所畏惧,逆行而上;其次是有战斗力。面对未知病毒,医疗人员耐心钻研,发挥精湛技术,拯救生命;第三是有医者仁心,展现了大爱。虽然我国人文医学教育有进步空间,但并没有缺位,而是有着深厚的基础。南医大在全国医科大学中率先成立了通识教育部,大力推进医学生的人文教育。
后疫情时期,我呼吁更多优秀学子进入医学领域,发挥自身才能。近20年来,医学行业发展了大变化,他们不必担忧没有用武之地,时势造英雄,在大变的局势中,优秀人才更有施展拳脚的空间。时代在呼唤,时代也在成就。现在,政策逐渐完善,医患之间的沟通更顺畅,我相信优秀人才一定能在医学殿堂实现自我价值。
南方日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补齐公卫短板成为焦点,在人才培养这一方面,学校有何想法?
黎孟枫:2019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成为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今年,预防医学本科招生保持稳定,而研究生招生计划增加了40%。
南医大对标国家标准,培养公共卫生人才。他们不仅要有灵敏的嗅觉,能察觉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苗头,而且有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实践能力,能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测;同时还要有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与情怀,构建起公共卫生的大堤。
目前,学校正在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实训能力,同时与省疾控中心共建育人平台,建立了预防医学科学院。未来,我们还希望建立一套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效果考核评价系统,与专家商讨优秀公卫人才特征,“系统重塑”公卫人才体系培养,严把“出口关”,让更多人才参与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
南方日报:在教学改革上,学校探索了一些经验,您觉得哪些经验值得推广?
黎孟枫:改革不是目的,提升质量是目的。南医大有13所直属附属医院,这为医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学校每年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为1.2:1,也就是说在南医大读本科,很大机会可继续在这里读研究生。
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南医大名师云集,我相信只有精英人才才能培养出下一代的精英人才。跟我过去读书不同,现在的学习模式发生了很大改变,现在更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仅是自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向内审问自己要学习什么,从哪里入手,向谁学习,怎么学。医生要保持一种终身学习的状态,如果没有自主学习能力,那很难找到职业前景。
南方日报:你想对准备报考医学的高考生说什么?
黎孟枫: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医生都是一个好职业,世界上只有两个专业,如果本科没有读,未来就没有资格从事与其相应的职业,那就是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
学医的道路很长,也很辛苦,但是从职业前景和自我价值实现来说,这些辛苦都很值得。所以,我希望有更多优秀学生进入医学殿堂。
数读南医大
●2019年12个专业获批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专业获批广东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项建设数量位居全国医药院校领先。
●2019年本科生毕业率96.4%、学位授予率96.16%、初次就业率达97.55%。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升学率接近70%。
●临床医学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92.73%,位居全国前列;中医学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连续3年全国排名第1。
●近5年,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励200多项,其中获“挑战杯”系列竞赛国家级奖励37项,2015年获“挑战杯”课外学术竞赛全国特等奖。
原文链接:
https://epaper.southcn.com/m/ipaper/nfrb/html/2020-07/16/content_67659.htm?from=group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