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创新乙肝治愈新策略新模型”——乙肝“金牌”评分系统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正式发布。该模型可实现快速精准识别乙肝功能性治愈的优势人群,而通过新型靶点药物乙肝治愈新策略,乙肝治愈率突破30%大关,在国际上首次充分、科学地证实了联合病毒抑制和免疫激活双重策略对于提高乙肝治愈率的关键作用。尤其是对于乙型表面抗原(HBsAg)水平低于1000国际单位的患者,治疗后乙肝治愈率可高达47%。
该成果由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所长、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发布在医学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国内外药物研发机构、临床研究团队一同参与研究。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近8000万乙肝患者,以往核苷类药物和长效干扰素作为乙肝治疗的常用抗病毒药物,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病情,但长期治疗后,能够实现乙肝治愈的患者比例仍不足10%。
如何实现乙肝患者的精准治疗?为进一步挖掘乙肝治愈的潜力人群,侯金林教授和樊蓉教授团队在长达10余年的时间里,对近1万名慢性乙肝患者实行全病程服务管理,基于每位患者的变量动态变化,引入AI智能算法平台,成功研发出了一款新型且精确度高的乙肝治愈预测模型——GOLDEN(金牌)评分系统。
根据乙肝治愈“金牌”评分系统,医生能够平均提前19个月精准预测乙肝治愈的发生,从而更加准确地识别出乙肝功能性治愈的优势人群。据研究显示,该类优势人群在使用核苷类药物治疗5年后,可有29%的患者实现乙肝治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樊蓉称,通过“金牌”评分系统筛选、并根据联合用药策略治疗的患者,有望经过24周的治疗周期实现乙肝功能性治愈。
记者了解到,本次研究发布的创新乙肝治愈新策略,同步集成了对多个新靶点抗乙肝病毒药物及其联合用药效果的全面评价,并且首次引入了靶向HBV RNA的小核酸药物和免疫激活药物的治疗策略。这或许预示着基于新药“组合拳”联合治疗慢性HBV感染的一个新时代来临。
目前,乙肝治愈“金牌”评分系统已经上线,未来随着患者随访数据的增加,关于乙肝功能性治愈的研究数据库会更加完善,将进一步推动乙肝治愈相关研究。在患者分流上,基层医生对于乙肝功能性治愈优势人群的辨别会更加精准,有效降低医疗成本。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卫生部门病毒性肝炎战略》,提出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对公共卫生的威胁,期望到2030年将新发感染例数在2015年的基础上减少90%。“未来十年,是乙肝功能治愈的关键期。通过新策略与新技术双轮驱动,让中国成果与经验惠及全球病患,彰显大国医疗担当。”侯金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