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热爱为笔,绘未来之梦——走进中医药学院“十大魅力之星”

时间:2025-03-28

来源:中医药学院

点击:

近日,黄妍等十名同学获评中医药学院“精英引领计划”之 “十大魅力之星”。 他们中有人从迷茫的新生成长为魅力之星,有人从体育小白变身赛场运动员;他们说“学习,是为了真正地帮助患者”“帮助他人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学会“钻牛角尖”和“劳逸结合”是他们在科研路上的护身符,时间规划是他们平衡学业、团学与实践的法宝;他们在疲惫中坚持,在挫折中成长,一步一个脚印,以热爱为笔,绘未来之梦。

创新创业之星黄妍:在疲惫中坚持,在挫折中成长

踏入实验室之初,每一个步骤我都小心翼翼,从溶液配制到仪器使用,生怕出现任何差错。随着实验技能的日益精进,我不再满足于机械式的操作,开始渴望独立设计实验。我查阅大量文献,经过无数次的思考和筛选,选择了“基于斑马鱼模式生物探究组织修复的时空免疫机制与活络效灵丹干预作用”作为研究课题,带领团队参加第十届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

在创新创业竞赛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同时参与“互联网+”竞赛的两个项目进入紧张赛程。从校赛一路走到国赛,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深度检验。无数个日夜,在疲惫中坚持,在挫折中成长,最终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学习之星梁芮鸣:学习的动力,是为了真正帮助患者

学习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和成绩,更是为了将来能够真正帮助患者,守护他们的健康。

每一次竞赛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让我在紧张的氛围中学会冷静思考。科研不仅让我对医学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一次实验的成功,每一篇论文的发表,都让我感受到科研的魅力,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在医学领域深耕的决心。我参与了教学发展中心学生学习支持中心的授课工作,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力量。每一次与同学们的互动,都让我感受到帮助他人成长的成就感。

科研之星林颖瑜:学会“钻牛角尖”和“劳逸结合”

科研常让人联想到无尽的实验和数据分析,而我的起点是从结果做起,将成果总结成文。这并非易事,初来乍到的我在写前言时被导师反复修改了十几版,图表也经过多次优化。讨论和结论必须严谨科学,既要有适当的引用,也要给出合理的猜想。最重要的是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为此我反复分析、验证,最终以独立一作的身份发表了第一篇论文。

科研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适当地“钻牛角尖”和“劳逸结合”的重要性。在这三年,我窥见了科研的冰山一角,也在此立下了阶段性的人生信标。因此,我也鼓励每个想要读研的学子,可以用心参与科研、体会科研,不用担心成果的多与少,不用攀比也不用过度焦虑,把科研当成你生命中的一部分,希望你也能发现科研的有趣之处。

服务之星梁楚殷:规划赋能添自信,医途漫漫践初心

在作为学生干部近三年的时间里,工作挑战接踵而至,在平衡学业、团学与公益的过程中,我常陷入迷茫。但当我意识到,通过团学工作所提升的沟通、协作和组织能力,正逐步塑造着一个更好的自己时,我开始积极探索时间规划的方法。制定详细日程表,利用碎片化时间处理琐事,为重要任务预留充足时间,让我在各方面都能有条不紊地推进。

时间规划不仅让我的生活变得有序,更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我的自信心,我从曾经的内向变得自信大方,能在各种场合从容表达。未来,在医学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我会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践行医者的初心,在持续不断的服务中实现自我成长,努力在各个层面成就更好的自己。

公益之星张远:帮助他人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在与不同人群的交流互动中,我深刻体会到帮助他人所带来的满足与快乐,也在不知不觉中与公益事业相联结,让帮助他人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在一次次的社会服务活动中,我见证了许多感人的场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爱心与善意始终是连接人心最坚实的桥梁。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我会在哪个角落,都将继续散发自己的微光,我坚信每一份善意,都是对这个世界最温柔的拥抱。

社团之星易念茜:从社员到社长,我学会了直面未知的恐惧

我鼓起勇气争取了竞选社长的机会。从活动现场调配组员,协助社长与校外养老院交流,站在大街上吆喝发宣传单,到周会上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每完成一项任务,都是一次成长;每解决一个问题,都让深切我明白,这些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 回忆这一年,从活动策划、物资筹备,到现场组织、总结复盘,每一个环节我都亲手参与。时间永远不会欺骗任何人,那些脚踏实地付出的日子,每一步都意义非凡。

尽管担任社长的这一年,并非十全十美,但也竭尽所能。大家一起在深夜里策划活动方案,在艾灸的烟雾里熏得睁不开眼,在小厨房里一起烹饪美食……所有的美好,都需要接续奋斗。正是因为亲力亲为,才能以真心换真心;正是因为团结奋斗,社团才能不断壮大;正是因为脚踏实地,我们才能行稳致远。

宣传之星万昱彤:以热爱为笔,绘未来之梦

设计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够化繁为简,让平凡的素材焕发出无限生机,让信息主次分明,直击人心。这份热爱成为了我投身宣传工作的源动力。在这里,我深刻体会到,每一个创意都是连接心灵的桥梁,每一次宣传都是传递正能量的火种。

未来的征途上,我将继续以设计为舟、以创新为桨,在文化传播的星河中追寻更璀璨的光芒,用更多优秀的作品和活动,为校园生活增添色彩,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用创意和热情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

才艺之星张志成:体育“小白”变身成赛场运动员

在来到南方医科大学前,我一直是班上一个平平无奇的同学,没有过硬的身体素质与强大的心理素质,也没有吸引人的亮眼才艺。进入到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后,我下定决心要挑战自我,走出舒适圈。

我在大一军训期间便加入了校健美操队,零基础新手“小白”的我,努力跟着队友们一起提高身体素质、学习健美操技巧。在身体上挑战自我的同时,我也有了更多的机会与来自各个学院、年级的队友们进行交流,在社交上打破心理界限,敞开心扉,让我收获了更多,学会了与他人沟通的技巧与方法,蜕变成一个更勇敢的自己。无论是竞技体育,亦是大学学习生活,都离不开挑战自我的勇气、持之以恒的毅力。

体育之星洪浩泳:迷茫新生的蜕变

我是一个普通的人,但当我考入了南方医科大学,发生的一切,又是那么的不普通,让一个没有目标、迷茫的大学新生蜕变成为有坚定理想信念的“体育之星“。

2019年,初入大学,脱离了封闭教育式的学习模式,我开始变得不适应,对学习的积极性开始下降。我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参军服役。我学会了什么是服从、什么是敬业、什么是拼命。退伍复学后,我加入了南方医科大学龙舟队,在龙舟队这个大家庭里我体会到了不一样的兄弟情。经历一年的磨砺,我也成为了龙舟队的队长。我永远不会忘记“驭龙腾飞绕南医,同舟共济闯天下”这专属于南医“小龙人”的口号。

“自强之星”林福光:“至暗时刻”让我学会从容

课堂上,我专注聆听老师讲授的每一个重点;课后,我常与老师同学们探讨疑难,虚心求教;图书馆的台灯下,我反复研读专业书籍……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用数据说话,用实践求真。每一份成果,都是对汗水的回馈。

面对学业、科研与实践的多重挑战,我也曾疲惫,但从未退缩。学习路上遭遇的挫折、赛场上失误的瞬间、活动中突发的难题等这些“至暗时刻”,反而让我学会从容应对。我始终相信,困难是成长的阶梯,唯有迎难而上,方能破茧成蝶。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