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医学基础学科发展大会暨全国基础医学院院校长研讨会在京举行

时间:2025-09-30

来源:基础医学院

点击:

9月27—28日,由我校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医学基础学科发展大会暨全国基础医学院院校长研讨会” 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以推动教育部基础学科“科教融汇协同育人”项目落地、加快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背景,以“医学教育改革与新型研究范式”为主题,全国共计64家医学院校或基础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参会,近百位专家学者围绕基础医学学科发展、医学教育改革和医学研究前沿进展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思考、广泛交流,共谋“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创新路径。

28日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中国医学科学院、南方医科大学等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院士表示,在科研迈向“四极”前沿发展的新时代,院校将以“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目标为引领,积极探索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深度融合新路径,着力在“重大疾病研究”、“基础医学领域0到1的原始创新”、“重要平台建设”、“领军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突破。

南方医科大学校长马骊表示,基础医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和医科院校的核心主干学科,其发展的每一次飞跃都将深刻影响学科建设、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发展。新时代,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将与全国各兄弟院校一道深入推进医学基础教育改革,加速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医学教育体系,为培育契合国家需求的创新型医学人才、守护人民健康福祉贡献更为坚实的力量。

开幕式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教授、重大疾病共性机制研究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德培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李劲松院士,天津大学副校长、医学部主任、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明东教授分别作题为“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十五五’世界一流基础医学学科建设——内涵深化与创新突破”“天津大学医工融合创新教育实践”的主旨报告。

在主旨报告环节,马骊以“从数字化转型到智能化融合—数智教学建设南医实践”为题,系统展示了学校三十年来坚持以“培养方案及课程”为核心,以“精细化解构、精准化解决、常态化建设、生态化驱动”为抓手进行的持续数智化改革。重点介绍了学校“共创共享AI教学大模型,沉淀优秀经验智慧,智能分析学习路径与成效,实现因材施教理想”的AI医学教育联盟建设工作。

在专题论坛环节,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等院校的基础医学学科的负责人,围绕“基础医学学科的体系与发展”“医学基础教育的现状与改革”“《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MJ)基础医学发展”等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白晓春表示,基础医学拔尖人才培养,要坚持“早科研、多科研”,但关键是“久科研”,教师要通过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以兴趣激发为切入点,系统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内在驱动力,最终实现学生主动投身科学研究的良性循环。

与会高校表示,会议内容紧凑,成果丰硕,助力厘清了学科体系,凝聚了育才共识,探讨了研究范式,交流了实践经验。面对人工智能、材料科学、脑科学、基因工程、新能源等一系列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各校基础医学院将以“守正创新”的态度,携手并肩,共同谱写新时代中国医学基础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和“大卫生、大健康”铸就强有力的根基。

此次会议是落实教育部科教融通育人项目合作协议的成果,是南方医科大学与中国医学科学院深度合作的一次里程碑事件,未来双方将继续在师生交流、高层互访、科研合作方面不断深入合作。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