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医校友】应其龙获世界干细胞研究领域最高奖

时间:2016-02-29

点击:

    应其龙,1987年毕业于我校,现居美国洛杉矶,2014年,被聘为美国南加州大学终生教授。由他领衔的科研成果———从动物胚胎中成功提取干细胞的研究被评为“麦克尤思创新奖”,该奖项被誉为世界干细胞研究领域的最高奖。

    “麦克尤恩创新奖”于2011年设立,是世界干细胞领域的最高奖。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颁发给在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应其龙是首位获得此奖的华裔科学家。以前的获奖者包括获得2012年诺贝尔奖的山中弥伸和获得首届生命科学突破奖的汉斯•克利弗斯。

    今年6月22日,应其龙将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世界干细胞年会上领奖。与应其龙一同获奖的还有应其龙的博士后导师、英国剑桥大学干细胞研究所所长和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奥斯丁•史密斯教授。他们将获得10万美元奖金。

image002.jpg

  应其龙(左三)与其带领的科研团队

 

他是第一军医大学时期毕业生,也是南医人的榜样

    “他是一个安静的人,不太喜欢交际,只喜欢搞学术。”这是家人对他的评价。小时候,应其龙的家一直比较贫困,爸爸在衢州上班,全家四个孩子全靠母亲一个人挣工分养活。

    “我们是年年缺粮,应其龙是唯一的儿子,别人说是宝贝儿子,可是我没什么东西宝贝他的。”82岁的母亲夏秀央说。

    在母亲的印象中,应其龙特别喜欢读书,也非常勤奋。1982年高考时上了重点线并入读第一军医大学。之所以选择这所学校,应其龙说当时是觉得家境贫困,而第一军医大学不仅不要学费,而且还可以领到生活费。也正是因为当时的选择,应其龙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医学印记。

    1987年,应其龙从第一军医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吉林长白山某部队卫生队,后来边工作边考研究生。之后获得了上海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1999年,到英国爱丁堡大学干细胞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2006年8月,转到美国南加州大学干细胞中心工作……一路走来,应其龙说他感受和见证了医学的巨大发展,但很多疾病,包括癌症,目前的治疗手段还是很有限。应其龙说,他希望自己更多能做一些能应用于临床,解除病人痛苦的研究。

他的研究成果,是分析人类疾病的助力

    应其龙介绍,由他带领的团队着力研究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的分子机制。胚胎干细胞是万能的干细胞,当它分裂时,可以产生相同的复制品(自我更新)或转变成其他细胞类型(分化),如神经元。胚胎干细胞具有体外培养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无论体外还是体内环境,胚胎干细胞都能被诱导分化为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

     “早在1981年,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就成功提取了小鼠的胚胎干细胞,由于小鼠的胚胎干细胞可以让科学家在小鼠体内进行基因操作,从而使科学家能够确定特定基因在发育、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马丁•埃文斯和另两位美国科学家为此获得了2007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此后,科学家转入研究大鼠,20多年来一直没有突破。主要原因是,小鼠胚胎干细胞的提取和培养方法无法套用到大鼠身上。”应其龙说。

     “与小鼠相比,大鼠在生物学的许多方面与人类更为相近。”2008年,应其龙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反复试验,终于从大鼠胚胎中成功提取出胚胎干细胞。这一成果发表在顶级期刊《细胞》杂志上。2010年,英国《自然》杂志也发表了应其龙“首次培育出了基因敲除的大鼠”的研究成果。这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第二种完成基因敲除的动物模型,该项研究为进一步分析人类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平台。该成果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2010年度世界十大科学突破之一。

    “这一研究成果能够帮助科学家建立更好的模仿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有助于找到更好的治疗疾病新方法。”应其龙说。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