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晚,我校第二期名师工作坊在枫林堂举行,本期名师工作坊邀请了我校“本科教学优秀教师”、南医优秀教师田京教授进行主题发言和经验交流,与20多位青年教师进行互动讨论。副校长文民刚到会指导。本次活动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秦建增主持。
全校首创PBL教学模式,颠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田京于2005年被评为珠江医院优秀教师;2006年荣获南方医科大学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2006-2008年连续三年获得学校教学优秀一等奖;2008年获南方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和第二届南医优秀教师称号;2011年获得学校教学优秀二等奖,2013年获得南方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获学校第一届“本科教学优秀教师”;在教学核心期刊发表教育类论文11篇。
田京在双语教学的基础上,在我校首创热点科研话题和常见临床症状相结合的PBL教学模式,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从2007年至今,连续9年来,每年一度的“PBL小组案例汇报竞赛”都获得了喜人的成果,他每年指导的PBL小组有多名学生推免北大、协和、复旦、上海交大等名校研究生。
谈到最初着手开始PBL教学的情形,田京表示,当时学生们一开始接触临床会感到迷惘,于是大家提议建立课外兴趣小组共同探讨遇到的问题。“就这样,课外PBL小组与上大课、指导临床技能成为了我教学工作的三大块内容,彼此之间构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他的带领下,双语班和卓越班的不少同学纷纷加入PBL小组,利用每周日晚7点至11点的时间集中学习。田京谈到,学生们通过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查阅文献资料、加强英语学习、大胆上台讲课和参加每年的汇报竞赛,充分发挥了各自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的同学甚至熬夜准备学习资料。“学生在查资料的过程中,所学到的内容远远超过书本教学的范围,而且更不容易遗忘。”
田京指导的学生栗媛、温展鹏等在Neurochemistry international(IF:2.659)及Arch Orthop Trauma Surg(IF:1.369)上发表文章,数十名学生在《中华创伤骨科》《中国骨质疏松杂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等核心期刊上累计发表临床科研文章60余篇。 “永远不要低估学生的实力,他们的勤奋和热情让我感动。学生取得成果是对自己最大的回报。” 他说道。
指导临床技能也是田京教学的重点内容,他每年指导1-2组本科生课外兴趣小组,参加“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广东省创新实验大赛省赛二等奖两项,学校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在田京的带领下,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代表团荣获2009年广东省临床技能操作大赛一等奖。2014年,由他组织培训的青年教师及学生代表队均在首届南方医科大学青年教师及医学生临床技能大赛斩获一等奖的好成绩。
在田京看来,所谓教学相长,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成为你的学生,就是和你有缘分。” 有一次,一位学生在听完田京讲座之后,写了一篇长达四千字的感想,“这位同学告诉我,是老师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明确了今后学习的方向。”田京在给同学们上课时,不是一直站在讲台上授课,而是经常走到学生中间,对他们进行提问和交流;学生在参加医院面试前,他会模拟面试的全过程进行亲自指导;几位学生为准备发论文向他提出40多个问题,他都一一予以回答。
田京总结了自己多年教学的心得,他概括为以下三点:首先,教师一定要有对教学的热情,要主动付出,只有真心真意对学生,学生才能真心待你。其次,教师讲课要全身心投入把课讲好,根据课程特色做好安排形成体系;自身素质一定要过硬,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对学生有说服力。再次,对待学生宽严有度,该严厉的时候不能心软,譬如外科手术对于无菌要求非常严格,要避免出现失误;让学生多“练胆”,充分发挥特长。
与青年教师共勉:机会是自己抓的,不是别人给的
在三个小时的互动交流过程中,二十多位主动报名参与此次活动的青年教师进行了轻松热烈的交流讨论,在田京教授主题发言后,大家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提问发言,田京耐心解答青年教师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在回答“如何让青年教师更快成长”的问题时,田京表示,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结合教学与现实情况寻找突破口。“要坚持坚持再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你刚刚超越别人时,别人会嫉妒你;而当你把别人远远甩在身后时,别人会仰视和羡慕你。”
有教师问道“如何缓解工作压力让心态更积极?”他笑着说:“我今年48岁了,依然是每年‘珠江杯’篮球赛打全场的主力队员,平时也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他建议大家要有乐观和放松的心态,在彼此交流时开拓自己的思维,使整个身心愉悦,这样才能状态越来越好,有效地缓解教学临床各方面的工作压力。
一位年轻教师倾诉了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种种困惑。田京告诉她:“机会是自己抓的,不是别人给的,要有眼光才能抓得到。年轻教师刚入行即便没有上大课,也可以把握实验课、临床带教等机会,坚持几年下来做好就能在学生中形成口碑,他们也愿意跟着老师一起做科研。”
珠江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李晓丹建议,每年在固定的时间组织年轻师资培训,让最有经验的、教学优秀的老师授课,具体讲解实用性的问题,避免形式化、空泛的内容;她期望多“请进来,走出去”,邀请国内外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就教育改革专题进行讲解、传授,派遣各层次教师参加各类教学会议、活动。
文民刚在总结发言中表示,这一期的工作坊听完之后让人很受感动,田教授用亲身的经历,讲授了如何搞好教学特别是PBL教学,以及PBL教学在成长过程发挥的独特作用,希望今后工作坊能让老师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文民刚谈到,做好教师最根本的要热爱这一职业,青年教师应该执着有追求,坚持才会有收获;要在教学上进行研究探索,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要教会学生合适的学习方法,多鼓励和关心学生,激发他们的潜力和创造力。
秦建增指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邀请校内外名师,定期举办名师工作坊,充分发挥名师的指导作用,通过面对面地交流,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也希望更多热爱教学的老师们自愿报名参加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