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晚,学校国际会议厅内人头攒动,第二临床医学院(珠江医院)康复治疗学专业举办了以“创新创业与康复的无限可能”为主题的首届康复论坛。顺德校区管委会主任祝火盛,我校康复医学院执行院长、珠江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黄国志,珠江医院团委书记鲁媛媛等出席了活动。本次论坛旨在深化同学们对康复治疗学的认识,指明了创新康复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道路。
本次论坛共6位主讲人,其中4位是我校康复治疗学专业优秀毕业生,目前均就职于珠江医院康复医学科,另外2位分别是该专业在读研究生和即将毕业的大四本科学生。他们结合自身的工作和学习经历,诉说着南医大版“康复的故事”。
“你了解的康复是怎样的?”
论坛开始前,不少大一大二康复专业的同学被工作人员问到这个问题。刘海韵同学认为,康复是“更加关注回归社会,更具有人文关怀,使人们重新具有生活的能力与其他能力,而非简单的把病治好”。首位主讲人、珠江医院康复医学科物理治疗师贺沛辰从这一段小采访引入,着重讲解了运动功能损伤后的重建、恢复和提升,并让同学们上台亲身体验,展现“康复旨在让更多人更健康”的重要意义。
珠江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康复科普项目工作组负责人谢笑和她的团队,通过各种各样的科普文章、活动、视频、漫画带大家走进康复世界。其中“去痛兄弟”系列宣传在网络上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单个科普视频在腾讯视频上的累计观看数量超过15000次;康复科普网站还得到人民网、今日头条等多个平台入驻。
“学霸”与“CEO”的故事
四年成绩蝉联年级第一、最后成功保研的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梁嘉欣,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她是“随心手愈”项目组组长,也是“康复驿站”创业项目发起人和“CEO”。“随心手愈”是基于OT应用的一套完整的手工作业治疗评估与训练系统,“康复驿站”是一个集治疗、体验、科普、休闲于一身的康复治疗延伸空间;前者于珠江医院康复医学科有近3年的大量临床实践,具有较高的身心治疗价值,后者获全国首届康复医学创新创业大赛第一名,具有无限发展前景。
另一位“学霸”主讲人是正在康复治疗学专业读大四的魏明阳。从大一对康复专业的抵触到如今的热爱,得益于她与恩师之间的际遇。如今,她是第二期“精英实习生”计划项目负责人,即将毕业的她,将开启一段关于康复医学的新旅程。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珠江医院康复医学科物理治疗师黄杰斌,是“东南枝习室”网络交流平台创始人、“康复100”在线教育平台高校版运营执行负责人,其项目灵感源自对大一空余时间较多的生活进行反思所得。“课不多,我们能不能参考国外模式造点课出来?”他于2013年从“东南枝习室”开始尝试,进而别出心裁地提出康复创新在线教育模式“康复100”,整合高质量在线课程,指出了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如今,他仍在不断学习,致力于使学员在“康复100”所修的学分得到全球认可。
我校康复医学院教学负责人、珠江医院康复医学科物理治疗师邹积华,为大家介绍了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协同育人、结构调整、交叉培养。跨界合作,吸取社会和国外优质资源;以需求导向学科专业结构和创新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开设跨学科专业交叉课程等,他从康复创新培养新途径的角度指明了新型创新人才培养方向,启发同学们更好地规划未来。
“敢于有梦,勇于追梦”
最后,黄国志从自身经历出发,围绕“梦想”、“我们”和“创新”三个关键词为本次论坛做了总结发言。他以康复医学院成为我校唯一一个省级试点学院为例,勉励同学们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来到南方医科大学,我们,就是一个团队,要共同建立有温度的康复”,“依托珠江医院的平台,我们要大胆创新,永无止境地探索”。他深切寄语广大同学,要确立目标,认真学习,培养自己各方面能力,成为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