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南医】常念感恩,满怀敬畏

时间:2018-12-07

作者:郝静文

来源:南方医院

点击:

深秋已凉,但迎来的冬却不像冬,暖阳高挂,温暖笼罩着整个白云山麓,而南医人敬畏生命,常念感恩,在白云山麓的环抱下拥有了一片开阔的阳光人生。

我来到南医已经有六年了,此间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成长为一个稳重有责任心、有爱心的医务工作者。南医使我成长进步,细数往日生活工作的点滴,我不禁感慨,“南医,你一直是我藏在心底的温暖。”

我工作在南方医院门诊部,门诊部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和窗口单位,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服务形象和门诊的服务质量。据第三方统计,南方医院门诊患者一半以上为外地患者,因此很多患者来到医院后对环境感到非常陌生,会面临着不知在何处挂号,不知该怎么样看病,挂号后也找不到相应的诊室等等难题,很多很多的问题及就诊流程即使是一些年青人都会晕头转向,遑论中老年人或者残疾患者呢?耄耋之年,行动不便外加身心带着病痛的老人,他们是我们应该格外关心的对象。作为南医人,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对生活的感恩,也是我们敬岗爱业、增加人民幸福感的具体行动。

在医院里,每当我看到一些老人家没有家属陪同,走路都颤颤巍巍地跑来挂号看病、开药时,我都会想起我自己的爷爷奶奶——如果他们去医院看病,听不清楚、搞不明白的时候,是否也有人会像我一样不耐其烦的告诉他们下一步该怎么办?有的老人家耳朵不好,不常与外界接触,听不清也讲不了普通话,还有些老人腿脚不灵便,即使那些最小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可也都是大问题啊!每当看到这些老人,我都会不耐其烦的给予帮助。因为从内心深处,我相信我的爷爷奶奶也一定会在医院或者社会上也会遇到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好心人,我相信他们的孙女这样做了,就会将好运气最终传给他们,这个小小的善念激励着我在日常工作中常怀着感恩之心,热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有一次来了一对老夫妇,奶奶推着坐在轮椅上的爷爷来看病,行动不便的爷爷想要去卫生间,奶奶身体单薄,很难将爷爷搬动下来,于是我和同事急忙上前,主动帮助爷爷奶奶解决燃眉之急,老夫妇对我们非常感激。这份发自内心的感激,让我们觉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还有一位需要长期服用慢性病药物的老奶奶,每个星期过来开药的时候,都会带着慈祥和蔼的笑容对我说:“小姑娘,阿姨又来麻烦你了!”当她这么笑着对我说的时候,我觉得我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护士,这份信任和笑容就是对我最大的奖励。我很感恩,是南医成就了我!感恩南医给了我一个平台,让我有机会去帮助他们。

还记得有一天,当我坐在抽血窗口有条不紊却又略显疲惫地工作时,一个老阿姨拿着手中抽血的排队号一屁股坐在我的窗前,激动的跟我说:“太好了,一直在看着排队叫号,心里在想希望是你叫到我的号,没想到真的排到你这里来了!小姑娘,之前你给我抽过血,阿姨很放心,你抽血很麻利很认真而且不痛”。刹那间,整个世界都变得美好起来,我内心很是激动,老阿姨身为一个患者对我的鼓励,也是我成长和进步的持续动力。

还有一次,有一个从乡下来的老人家,来到陌生的环境里,不知道怎么挂号、怎么看病、怎么缴费、怎么去做检查,心急如焚时,我简单的一句话“别着急,我带您去缴费吧”立刻让他安静了下来——尽管因为交完费以后,我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只能在纸上写并交代清楚他下面一步步该怎么做时,他还是感激地不停地逢人便说“真是遇到好人了”,那时候,我在想,这应该就是南医赋予我的责任与荣耀吧。

对老年人、残疾人、独居老人、孤寡老人的及时帮助,仅凭我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身为一名南医人,一个门诊人,“以人为本,生命至上”院训和“博学、笃行、尚德、济世”的南医校训不停激励我们身体力行。2015年7月,在院团委的指导下,南方医院门诊部前线志愿服务队成立了,主体是学生志愿者及社会志愿者,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服务宗旨,为社会上更多需要关爱的人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我有幸见证了服务队的成长,并以团支部的一员参与其中。

门诊部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共招募志愿者近600人,累计服务时长达16,000小时,门诊部全体党员、团员及普通群众全部自愿参与志愿服务,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为学生以及社会志愿者树立了榜样。志愿者们不仅仅对来南方医院就诊的老年人及残疾人提供各种便民及人性化的服务,也将服务范围覆盖到了南方医院周边的社区,为经济困难、社会关怀不足的老年人及残疾人送医送药送健康送温暖。志愿者的加入使得南医更有活力,当红色的马甲穿梭在南医门诊,不停的游走在病患之间,或许是一个简单的指引;或许是一杯暖暖的热水;或许是一次轻轻的搀扶;或许是一句话“您跟着我来吧”“我来帮助您吧”。面对一些老年人以及一些行动不便的人,医务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的帮助会让他们在就诊过程中倍感舒心及温暖,而对我们医务人员以及志愿者最大的鼓励就是那句“你们南方医院真好,有你们真好!”

不仅如此,结合文明医院建设,以及“智慧门诊”和“门诊部青年文明号”的打造,在大学和医院党委及各级部门的领导下,我们还和志愿者们一起系统地收集数据,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为了改变门诊标识不清的现状,我们通过问卷发现门诊大厅里关于各种位置、地点的问题近70%,近1/5的患者需要反复询问工作人员才能找到(我们问卷中预设的5个具有代表性的)目的地,我们和志愿者们还一起发现了门诊楼里的近千个关于标识的具体问题,依赖数据制定了科学的改进方案。接着,我们借助医院和腾讯公司及阿里公司的战略合作,参与了对就诊流程等问题的梳理和建议。我们还走进地铁,讲授健康知识和急救知识。接下去,通过获得团省委和院校各部门支持的数个公益项目,我们将和居委会及社会多个志愿者组织合作,打造周边社区老人就诊、取药的绿色通道。

生命是一个奇迹,而我们医务人员就是在不断创造奇迹的人。或许门诊的工作并不能像急诊或是病房一样时时刻刻“临危救命”,但是门诊无疑是离社会和我们每个家庭最近、最能“雪中送炭”的地方。以我们的责任心及暖心的服务为病患创造舒适的就诊环境,让每一位来就诊的患者来得安心舒心,看得放心贴心,让每一位老人都得到照料与关怀,使老人家感到身心愉悦——就能让门诊成为践行南医责任、履行医疗职责的舞台,让我们在这个充满活力的舞台上,尽情的绽放光彩吧!

我敬畏南医,她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如同冈仁波齐山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让人向往;我敬畏生命,就算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就算是大树上一片绿叶,但是亿万滴水可以汇聚成波涛汹涌的大海,亿万片叶可以组成枝繁叶茂的森林,当我们众人的力量汇聚到一起时,一定会迸发出超人的能量,去帮助和感动更多的人!

我感恩南医,带着朴素高贵的情感!

我感恩自己,心存不可磨灭的良知!

我感恩志愿者,那份深藏于内心的品质!

我感恩医务人员,他们是善良人性的标签!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