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东城,第一临床医学院17级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现担任高州市青促会大学生服务队队长,获校青协优秀志愿者奖。
黎东城最初对志愿者的认识,是在2008年的奥运会的电视转播上。一句响亮的宣言——“我志愿成为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深深地烙进了黎东城的心扉。才小学三年级的他,并不了解志愿者,甚至不知道奥运志愿者都做些什么,然而顷刻间却对志愿者充满憧憬,似乎是一种力量在召唤着。
黎东城的第一次志愿者经历,是在他高一的时候。那年适逢学校的110周年校庆,需要学生志愿者帮忙协助校庆活动的正常开展。当很多同学还在纠结会不会很累、会不会很辛苦的时候,他却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去做了一名引导志愿者。虽然一开始就有吃苦的准备,他却还是在四个小时的持续站立引导中腿酸脚麻,但还是一次一次地在心里给自己打气,坚持了下来。

步入大学的黎东城,有了更大的平台,也更加积极地投身志愿活动中去。他的寒暑假一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忙碌而又充实,青促会的冬夏令营、励志高考巡回演讲、高校咨询会等一次一次的志愿经历,让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志愿者们工作的不易,但也更深刻领悟到奉献社会、帮助他人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也许是来自冬夏令营时小朋友天真无邪的笑脸,也许是来自励志高考巡回演讲时高三学子心中困惑的解答,也许是来自高校咨询会时家长学生的认可和赞扬……
作为志愿者的黎东城,没有大家所看到的、电视宣传的志愿者那样光鲜靓丽。更多的,他只是在默默耕耘着。用自己周末和寒暑假期的时间,为志愿活动的成功开展默默付出与努力。
为了一场冬夏令营支教活动的开展,还在上课期间的黎东城就需要利用周末着手去准备,由发布推文去招募支教队伍,审核、录用、培训、协助完善策划书等,有一系列的事情去做。

他印象最深的还是这一年寒假组织开展的“高州市第六届走进高校大型咨询会”。刚考完期末考试的他,就需要直接搭火车回了高州志愿者中心,开始协助组织开展活动。那段时间经常忙着忙着就在不知不觉中从日落到天明。有时候他也会很想家,但为了活动的举办,他还是咬咬牙坚持了下来。所幸的是,一切都值得,第六届高校咨询会成功举办。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家长学生的点赞和认可,还受到了团市委领导和各方社会的好评。
高州市青促会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在今年的寒假也迎来了换届,现在的黎东城是青促会第五届大学生志愿服务队队长,任重而道远。由台前到幕后,由队员到队长助理再到志愿服务队的队长,他参加举办了大大小小的志愿活动,这个过程有身体精神上的劳累,但更多是作为志愿者帮助他人,奉献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幸福与快乐。
他说,在那里他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一次一次的志愿活动,让他得到了不断的锻炼和成长,与许许多多来自不同大学的优秀学生交流,让他受益良多。有幸能参与到志愿活动中去,是他的一种小幸运。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会继续努力下去,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同时,做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