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2月23日
地点:武汉市第一医院
记录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吴军
我老家在山东,毕业后在湖北工作9年,可以说,湖北是我的第二故乡。怀着对湖北深厚的感情,2月13日我和其他同事一起加入广东援鄂第14批医疗队,来到了武汉,转眼已经10天了。
经过了10天紧张有序的工作,我们可以轮休2天以便更好的投入下一轮工作。在这两天的时间里,我静下来仔细的回顾了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和感悟。
2月17日上午,我在病房查房,一位家庭聚集性发病的患者让我记忆深刻。患者是一位63岁的阿姨,她儿子最先确诊新冠肺炎已经去世,她老伴是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在另一家医院ICU抢救。由于她的病情发现及时,属于普通型病例,目前治疗有效。查房结束时,阿姨说她很担心老伴的病情,拜托我们帮忙打听下她老伴的消息。为了让阿姨安心,我想办法联系到她老伴住院的ICU工作人员,了解到阿叔的病情平稳,暂无生命危险。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阿姨时,她的眼眶湿润了,握着我的手一直说“谢谢,谢谢……”这件事虽然只是举手之劳,但给这位阿姨带来的是满满的温暖和希望,让她重新燃起希望,建立信心与病魔战斗。

2月19日,查房时有两张相邻的床位住的是一对父子,我们医疗小组4人依次询问每位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他们查体、告知检查结果、目前的治疗方案以及下一步需要复查的项目。在了解入院前检查结果时,我发现父亲对儿子的病情、检查结果如数家珍,而儿子也对父亲的起病过程、检查结果了如指掌,他们互相担心着对方的病情进展,却对本人的检查结果、病情进展没那么在意。查房快结束时,父亲、儿子反复嘱托我们一定要治好对方,说对方比自己更有希望、更值得活下去。这样的场景,让我看到了在面对无情的病魔时,父亲深沉的爱和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深情。我默默下了决心:一定要尽力治愈父子二人,如此有情有义的父子一个都不能少。
2月21日,查房遇到一位病重的患者,她是一位86岁的老太太,因“发热、咳嗽、气促1周”入院。因为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等多种基础病,入院后我们按照国家卫健委下发的诊疗指南给予了西医治疗,病情有所控制,但治疗效果不够理想,3天前开始了辨证施治的中医中药治疗。今早查房,老太太告诉我们,她喝了3天中药后,没有发热了,咳嗽、憋气的症状好多了,也有胃口了,睡觉也不需要吃安眠药了。在这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中医发挥的重要作用。不管中医还是西医,只要能治好老百姓的病,都是值得学习的,我想回到广东我也要报名参加中医培训,强化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好的保卫老百姓的健康。
这10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期间遇见了太多的人和事,无法一一记录。从这些点点滴滴的感动和温暖中,我获益良多。无论是在人生阅历上,还是专业水平上,都更新了自己认知,丰富了见识,这是一笔无价的人生财富。同时,我想感谢各级政府和我们医院的领导、同事们给予的后勤保障和默默支持,让我们在这边一点也不孤单!我会继续发挥我的专业特长,竭尽全力救治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