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公共卫生学院优秀博士生康敏
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演绎如火青春;他参加工作十几年,奋斗在传染病防控一线;他就是内地支援香港抗疫流行病学专家组组长、国家流行病学调查专家组成员,我校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博士生康敏。
青春在奋斗中生辉
康敏是一名80后业务标兵,曾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学雷锋岗位标兵、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卫生应急技能竞赛”个人一等奖,“技能标兵”;“广东省卫生应急技能竞赛”个人一等奖,“全省卫生应急技能标兵”。
他一直从事公卫工作,参与了MERS病例广东疫情、广东首例人感染H5N1禽流感疫情、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首例寨卡病毒病疫情等多起新型、突发疫情。
无奋斗,不青春,无论是在MERS病例广东疫情,还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英勇奋战在一线的他,深知守护健康并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踏踏实实的付出与行动,他始终不畏艰难,勇担重任,用自己的言行坚守“一切为了公众健康”的初心,为青春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科研热土的坚守者
他是防疫路上的“逆行者”,是守护生命健康的“守卫者”,也是科研热土的坚守者。
他不仅勇担使命,冲在抗疫前线,在学术研究中也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刻苦钻研,屡获佳绩。虽然担任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但他仍然坚持到基层采样监测,投身一线,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并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在工作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公共卫生学院积极响应,各课题组积极投身到新冠病毒研究中。康敏所在的流行病学系唐时幸教授课题组在新冠病毒感染诱导干扰素分泌、新冠病毒复制等开展了分子病毒学研究,发表了7篇SCI论文,并利用CRISPR RNA对基因突变的特异性识别能力,研发了快速检测新冠病毒主要变异株的方法。康敏以第一作者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IF = 25.39)发表粪便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证据的高水平论文之后,近期再次问鼎该杂志发表灭活疫苗预防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感染的高水平论文。
接续奋斗绘青春
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公共卫生学院以康敏为代表的青年一代屡次挺身而出,担当奉献,2020年学院组建击冠青年志愿服务队,支援抗疫一线;2021年学院多次组织师生支援白云区、荔湾区、越秀区抗疫, 他们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情怀牢记使命,接续奋斗,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