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颁发了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获一等奖数量创历史新高,在医药卫生领域与中山大学并列全省第一。
自然科学一等奖
南方医院吴德华教授牵头完成的成果《肝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及干预研究》。
科技进步一等奖
南方医院刘启发教授牵头完成的成果《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精准技术平台的建立与应用》;
南方医院郑磊教授牵头完成的成果《肿瘤液体活检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南方医院余斌教授牵头完成的成果《中国严重肢体创伤救治体系的建立及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临床应用》;
南方医院刘克玄教授牵头完成的成果《缺血性肠损伤关键分子机制及围术期肠保护新策略》。
科技进步二等奖
皮肤病医院杨斌教授牵头完成的成果《广东省梅毒流行病学与关键防治策略研究》。
肝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及干预研究
针对我国肝癌大国现状、肝癌5年生存率较低且早期无特异性症状等系列重要问题,长期致力于肝癌的预测、预防及治疗,在国际上率先报道可预测肝癌转移全新lincRNA;多层次、多维度地揭示了lncRNA在肝癌转移中关键作用及机制,鉴定出抑制该通路控制肝癌侵袭转移的分子靶点,实现了肝癌转移理论突破;发现放射消融联合靶向、免疫治疗可显著激活肝癌免疫微环境,提出“放射消融联合靶免治疗”创新性治疗方案,研究成果获国际领域关注。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精准技术平台的建立与应用
针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瓶颈问题,建立单倍体移植供者精准选择原则,使单倍体与同胞相合供者移植有同等疗效;建立急性白血病精准分层诊断与治疗准则,使5年无病生存率提高15%;发起国际首个索拉非尼预防急性髓系白血病移植后复发随机对照试验,使2年复发率降低20%、生存率提高15%;优化GVHD/感染防治方案,使移植并发症致死率下降10%。该项成果在临床上推广应用解决了供体来源困难,使急性白血病整体5年生存率提高到接近80%。
肿瘤液体活检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针对液体活检在应用转化方面的卡脖子问题,创建了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和代谢分型新技术,相关技术实现转化应用,在国内多家大型医疗机构临床推广;发展了肿瘤细胞外囊泡(EVs)精准定量新技术,被纳入国内首部EVs专著及多个国际应用指南,并与相关技术公司联合转化;创建了循环肿瘤核酸等温扩增新方法并在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推动了基层医疗单位检验技术水平的提升。系列成果为推动肿瘤液体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提供新理论、新技术与新产品。
中国严重肢体创伤救治体系的建立及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临床应用
针对严重肢体创伤救治的关键问题,经过十余年努力,开展骨与软组织创伤修复机制的研究,发现并提出了骨与软组织损伤修复重建及并发症防治的新机制、新靶点、新策略;自主研发了创伤信息平台,探索并形成“县域创伤救治模块”,制定了省、市、地、县四级创伤中心标准,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创伤救治分级诊疗体系;牵头制定了16项指南与共识,建立了规范的创伤救治流程,显著提升了我国严重肢体创伤救治水平。
缺血性肠损伤关键分子机制及围术期肠保护新策略
针对围术期肠损伤严重影响患者预后问题,围绕缺血性肠损伤关键分子机制及围术期肠保护新策略等进行研究,发现细胞凋亡、程序性坏死及铁死亡等是缺血性肠损伤的关键分子机制,并阐明MicroRNA378等7个调节肠损伤的关键信号分子;全新揭示肠缺血后肠道菌群的变化特征;揭示不同类型手术肠损伤的发生率、风险因素,建立了预警模型;发现适用于临床的9种非缺血处理方法,建立了围术期综合性肠保护新策略。
广东省梅毒流行病学与关键防治策略研究
围绕梅毒防治策略开展了系统性多学科研究,历时25年全面揭示了广东省梅毒流行特征、危险因素和社会经济负担。在宏观上提出“一地一策”防治管理模式,已在全国作为示范模式进行推广;在微观上开发分子检测新技术、“梅毒快检”、“梅毒自检”和“众包干预”等技术和措施,对实现梅毒精准防控提供了创新方法。该研究不仅极大促进了性病学及流行病学的学科发展,更为我省乃至我国控制梅毒流行提供了重要的策略依据和防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