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第三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揭晓“2022年度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我校南方医院刘启发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白消安联合环磷酰胺作为allo-HSCT治疗B-ALL的预处理方案安全有效”,入选“2022年度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这也是该团队继2020年首届入选后,再度凭借新的研究成果入选。
刘启发教授一直从事血液肿瘤的诊疗和相关基础研究工作,在白血病的分子发病机理、肿瘤免疫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防治等领域做出较大成绩。曾先后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和二等奖5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包括Lancet Oncol/Haematol、NCB、JCO、PNAS、Blood 和Leukemia等高水平期刊。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常见的恶性血液肿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ALL的重要治疗手段,白消安联合环磷酰胺(BuCy)作为allo-HSCT治疗ALL的预处理方案尚存在争议。为攻克这一难题,刘启发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RCT研究,旨在对比BuCy和全身放疗联合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该研究提示BuCy方案可作为该类患者拟行allo-HSCT,尤其是某些不具备提供全身放疗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的标准预处理方案之一。相关研究成果2022年9月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同时在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上高票当选为“2022年度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
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自2020年起开展年度“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评选工作,旨在记录和展示我国血液学研究领域的标志性成果,展现我国血液学研究实力和学术水平。“2022年度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遴选活动由第三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发起,经多轮推荐,共遴选出22项进展进入终选。终选采取网上投票方式,邀请了血液领域相关两院院士、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理学会血液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学机构分会、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工作委员会、《中华血液学杂志》编委会、《Blood Science》中国编委等300余名专家进行网上投票,得票数排名前10位的进展入选“2022年度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本次入选进展兼顾临床与基础研究,具有原创性突出、社会意义重大等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