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广州市总工会发布关于2024年“青年医学尖兵”“广州好医生”人选名单的通报,全市共评选出10名“青年医学尖兵”和100名“广州好医生”。
其中,我校南方医院胡彦锋,皮肤病医院林志淼,广东省人民医院赖沛龙3人入选2024年“青年医学尖兵”;南方医院刘伊丽、张忠民、姬仲,珠江医院林荔军、郭燕舞,第三附属医院黎庆初,中西医结合医院聂晓莉,第五附属医院钟华,口腔医院刘曙光,皮肤病医院柯吴坚,广东省人民医院胡世雄、冯仲林、罗丹东共13人入选2024年“广州好医生”。
“青年医学尖兵”颁奖现场
“广州好医生”颁奖现场
青年医学尖兵
南方医院
胡彦峰
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普通外科代理主任,入选2023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广东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拔人才,被评为人民网“人民好医生——胃癌领域优秀典范”、“羊城好医生”。获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医学科技一等奖、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国自然3项、省杰青1项、省企联合项基金1项,在J Clin Oncol、JAMA Surg、Ann Surg、Advanced Material、Adv Funct Mat等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
皮肤病医院
林志淼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遗传性皮肤病及罕见病、儿童皮肤病和银屑病临床诊疗,遗传性疾病新致病基因探索;发表或接收的第一/责任作者SCI论文70篇 ,在Nature Genetics,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Br J Dermatol,BMJ, J Invest Dermatol,JAMA Dermatol,J Am Acad Dermatol 等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获得“国家优青”,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称号。
广东省人民医院
赖沛龙
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在血液病学领域深耕不辍,曾获“广东省自然杰出青年”、“广东实力中青年医生”称号,是Exp Hematol Oncol(中国科学院1区)杂志副主编,Biomarker Research(中国科学院2区)编委,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学机构分会委员,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委员。 主要从事血液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承担了包括广东省自然杰出青年项目、国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十余项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4篇IF超过20分,3篇IF超过10分。
广州好医生
南方医院
刘伊丽
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在国内开拓心脏声学造影和冠脉微循环研究,所研制的声学造影剂“全氟丙烷白蛋白”已于2021年上市。获国家级科研基金13项,主编超声造影专著2部;近年发表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建立“刘伊丽教授微课堂”栏目,编写“心血管精选病例及点评”书籍2部,总结了100例心血管特殊病例,已于2020年及2023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南方医院
张忠民
脊柱骨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具有28年临床工作经验,专注脊柱外科“高、难、新”领域,率先开展机器人辅助骨科微创手术,擅长上颈椎疾患等疑难病例的诊治,医疗技术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担任国家级主委1次、副主委5次,省级主委/会长2次、副主委1次、常委多次。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主持或参与省市级课题10余项,脊柱结核治疗科研成果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结合临床实践在国际期刊发表学术影响力论文,以第一/通讯发表SCI论文38篇,最高单篇影响因子12.1527。
南方医院
姬仲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缺血性神经介入专业学科带头人,广东省神经介入中青年专家,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南方医院神经介入进修与培训基地内科负责人。从事神经重症及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22年,是南方医院卒中救治绿色通道重要医疗骨干,2019年获评“优秀援疆干部人才”,2021年获评广东省卒中学会“取栓治疗金牌医生”。承担国家卫健课题1项,省级课题2项,广州市课题1项,广东省卫健委课题1项。
珠江医院
郭燕舞
功能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深耕神经外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致力于颅脑外科手术微创化和个体化研究,每年完成各类颅脑外科开颅手术200多台次,疑难重症手术成功率高。常年参与本科生、研究生、规培生、专培生等多个层次的教学工作,作为核心指导老师参加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和华南赛区特等奖。参编多部教学专著,发表教学论文多篇,目前已培养博士、博士后10余名,硕士研究生20余名。
珠江医院
林荔军
关节骨病外科负责人、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科研工作二十余年来,对患者满腔热情,对业务精益求精。他首创了3D打印个体化踝关节假体治疗胫骨远端骨肉瘤的治疗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年均完成手术七百余台次,多次在全国的手术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在广东省医学会关节外科分会等多个国家及省级学会担任副主任委员。他积极转变观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多次获得南方医科大学教学成果奖,被评为“南医优秀教师”“珠江名师”及“南方医科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第三附属医院
黎庆初
脊柱外科二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医近30年,是国内最早开展脊柱微创治疗的专家之一,擅长并独立完成脊柱手术15000余例,开展微创脊柱手术8000余例,开展脊柱矫形、脊柱翻修等疑难及复杂脊柱手术5000余例。所研制的脊柱微创手术器械/系统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主持省部级科研基金7项,广州临床重大技术项目1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等国内外专业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每年定期举办微创脊柱高级技术培训班10余期,推广并规范微创脊柱手术技术,培训全国各地脊柱外科医生200余名。
中西医结合医院
聂晓莉
医学博士、肾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首批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具有20年中西医结合肾脏病的临床工作经验及多年的管理经验。具有深厚的中医药理论功底,在肾脏病防治方向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具有显著优势和中医特色,中西医诊疗技术精湛。在学科建设方面,将经典经方教学贯穿专硕规培实习全过程,建立中医经典教学查房、中医经方早交班制度,设立中医肾病教学门诊,获得广东省教学改革课题1项、院级教学课题1项。主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项、省级3项、市级1项。建立中医肾病传承创新临床科研协作组。
第五附属医院
钟华
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骨科(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创伤骨科主任、广东老年保健协会创伤骨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具备创伤骨科临床工作20多年经验,传承并发展了“保留关节的断肢再植术”,“经腓骨头倒7形截骨改良Frosch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等创新技术,主持救治了大量骨盆骨折、断(指)肢等复杂创伤患者。在教学方面,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及博士后1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在骨植入体感染这个骨科临床难题领域发表SCI论文10余篇。多次前往10余家地市县级医院进行医疗帮扶及业务指导。
口腔医院
刘曙光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支部书记。擅长牙颌面畸形的正颌外科矫治、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综合治疗、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功能性修复重建、唇腭裂的序列治疗、颌面部外伤的手术治疗等。担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口腔颌面创伤及正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整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美容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皮肤病医院
柯吴坚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容皮肤科主诊医师。从事皮肤性病医教研工作10余年,擅长性传播疾病和毛发疾病的诊疗,并在痤疮、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银屑病等皮肤病方面积累丰富临床经验。主持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厅级课题4项、院级课题2项,发表中/英文论文84篇,专著3本、申请发明专利5项。荣获“优秀援疆干部”、“广东实力中青年医生”、“羊城青年好医生”和“最受患者欢迎临床医生”称号。
广东省人民医院
胡世雄
综合外科主任医师,致力于研究腹壁疝及甲状腺专科疾病的治疗,个人年手术量超1000台。提出并开展腹股沟疝“个体化治疗”方案及“24小时出入院”诊疗模式。在甲状腺疾病治疗方面,在临床率先开展无血化的甲状腺癌根治术、颈淋巴结清扫术等。曾主持省自然等多个课题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中外文章数十篇。以副主编参与编著《直肠肛管瘘的外科治疗 》,以编者身份参与编著《腹外疝手术学》,以编委参与编著《中华直肠肛门重建外科手术学》。
广东省人民医院
冯仲林
肾内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各种原发及继发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诊疗;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及其并发症的诊疗;腹膜透析置管,各类血管通路的建立、维护和介入治疗,近20年来经治病人逾万人,各类手术累计超过4000例。作为主持和主要参与者参与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共4项,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文章10余篇。
广东省人民医院
罗丹东
心外重症监护二科主任医师,他引领团队开展心跳骤停后亚低温治疗、ECMO联合亚低温治疗等新技术,显著提高了危重患者生存率,减少了并发症。同时,他还关注患者心理健康,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多次带队进行先心病筛查与义诊,将优质医疗资源送至偏远地区,惠及更多患者,并促进了医疗技术的交流与传播。在教学领域,他为年轻医生搭建成长平台,组织编写诊疗规范,推动科室医疗质量同质化,为培养更多优秀医疗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