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理念新技术更好造福赣南人民

时间:2025-03-11

来源:南方医院

点击:

李青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临床医学博士,博士后,于2024年3月应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作为派驻专家,派往江西省赣州市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派驻时长1年。

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当下,偏远地区的医疗水平提升,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南方医院派出的专家,李青原肩负着提升赣南地区医疗水平的重任,凭借着在科研领域的深厚造诣和临床经验,为赣南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

李青原(右一)与同事们在给患者做内镜。

李青原从南方医院奔赴赣州有着清晰而坚定的初衷。她希望能够接续完成前两任同事在赣州帮扶时还未完成的任务,将前辈们播下的希望种子悉心浇灌,让其茁壮成长。同时,她更渴望为建设国家区域性医疗中心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在她看来,参与到这项伟大事业中,不仅是个人职业价值的实现,更是践行医者仁心、回馈社会的重要方式。

“帮扶一年来,您觉得最大的变化是什么?”面对提问,李青原坦言,很难用一个绝对量化的标准去界定这一年的成效,但从经手的患者情况来看,成果十分显著。她特别提到,在提升相对少见疾病诊疗水平方面,自己和团队作了很多努力。不少患者都是在村里、县里辗转就诊后才转至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由于基层医院对少见疾病经验匮乏,辅助检查中的关键信息常常被忽略。李青原总是带领一线医生,从患者第一次就诊的第一张检查报告开始抽丝剥茧般详细回顾。这种做法不仅能减轻患者重复检查的负担,还能提高后续检查的针对性。

有一次查房,李青原遇到一位15岁反复腹痛发作却在基层医院未能明确病因的女孩。她和团队仔细复盘患者的院前资料,发现当地医院提供的腹部CT报告描述简略,关键信息缺失。于是,她亲自核对原始CT胶片,终于发现患者胰腺尾部存在一个囊性病变。胰腺囊性病变发病率低且诊断难度大,基层医院难以准确识别。这次成功诊断,不仅为女孩找到了病因,也为当地医生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让他们对少见疾病的诊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健康无小事,义诊送真情。李青原(右一)积极参加医院义诊活动。

作为一名青年临床科研工作者,李青原在科研成果转化和新技术推广方面也不遗余力。在南方医院本部时,她所在的团队一直致力于胶囊胃镜新技术的研发,来到赣南后,她迅速将这项技术引入并开展相关临床研究。这一技术对于赣南地区及偏远地区的胃部疾病筛查意义重大。传统胃镜检查需借助大型设备,过程也让患者较为痛苦,而李青原所在的科研团队研发的胶囊胃镜,患者只需吞下一颗胶囊大小的内镜,就能在家轻松完成检查。检查照片通过手机传输到云端,由人工智能系统和审核医生在线阅片,最终报告直接发送到患者手机上。这一便捷高效的技术,大大降低了胃部疾病筛查的门槛,让更多人能够及时发现胃部问题,早诊断、早治疗。

在科研帮扶上,李青原积极与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本地医生合作。她与同事们以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困境作为切入点,设计研究课题,联合申报赣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成功获得赣州市科技创新人才计划资助。科研之路漫长且艰辛,难以一蹴而就,李青原深知这一点。在日常工作中,她充分发挥自己的科研专长,在实验室里耐心指导本地医生实验操作,解答他们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问,从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到实验步骤的准确性,她都一一把关。对于本地医生撰写的申报书和科研论文,她也会逐字逐句修改,从选题的创新性到论证的逻辑性,提出专业且细致的建议。

李青原与同事们讨论临床、科研等方面的问题

“李青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是赣南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朱春平对李青原赞誉有加,“她的到来,给我们科室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她深厚的科研背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让我们在处理疑难病症时多了一分底气。”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