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肿瘤治疗不再 “无药可医”,早筛早诊早治疗

时间:2025-04-17

作者:屈理慧 林立 申鹏

点击:

4月15日,南方医院肿瘤内科在院本部和增城院区门诊广场同步启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义诊活动。活动以“健康生活,科学防癌”为主题,通过双院区联动模式,覆盖更广泛人群,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同质化的肿瘤防治服务。

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不良生活方式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因素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450万,死亡超过250万。癌症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然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30-50%的癌症可以预防。

南方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石敏提到,癌症的发生与生活方式、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吸烟酗酒、长期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方式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因素。此外,环境污染、职业暴露等外部因素也增加了癌症的发病风险。因此,科学预防肿瘤,需要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致癌因素暴露、加强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入手。

高危人群需定期体检与筛查

早诊早治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相较于晚期肿瘤,早诊早治是实现肿瘤治愈,预防肿瘤进展的另一重要环节。石敏提到,早期筛查和诊断是提高癌症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由于许多癌症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出现症状时往往已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因此,定期体检和针对性的癌症筛查对于癌症的早期发现至关重要。所谓“癌症筛查”是在癌症尚未出现明显症状时,通过特定的检查方法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以便及时进行治疗。

石敏提醒,对于高危人群(包括有癌症家族史、长期接触致癌物质、患有慢性炎症性疾病等人群)来说,定期癌症筛查更是必不可少。

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癌症的治愈率和生存率,降低治疗成本和痛苦,避免了晚期癌症复杂的治疗过程和严重的并发症。

晚期肿瘤治疗不再是“无药可医”

规范化精准治疗为晚期患者带来生机

针对晚期肿瘤患者,石敏提到,随着诊疗水平的进步,晚期肿瘤的治疗已不再是“无药可医”,精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微创治疗等新疗法的出现为患者带来了希望;但每种疗法都有其适应症和局限性,专家建议患者尽早咨询肿瘤专科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同时,关注生活质量,配合营养支持、心理干预和疼痛管理,可全面提升晚期肿瘤病人的治疗效果。

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南方医院肿瘤内科长期致力于肿瘤的规范化诊疗与科研创新。科室通过构建多个风险评估系统精准预测肿瘤进展的高危人群。例如,通过TMEscore评估胃癌微环境,并开发相应的RNA检测试剂盒,筛选了免疫治疗获益人群,为精准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此外,针对传统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南方医院肿瘤内科还开展一系列临床研究探索,为越来越多的晚期病人找到新的希望。

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筑牢癌症预防基石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癌症的第一道防线。石敏建议,日常生活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合理膳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每日摄入蔬菜500克以上,水果200-350克;减少高脂肪、高盐、腌制、烧烤等不健康食物的摄入,控制红肉摄入量,避免食用加工肉类。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同时结合力量训练。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降低癌症风险。

戒烟限酒:吸烟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如肺癌、口腔癌、喉癌等。饮酒也会增加患癌风险,如肝癌、食管癌等。戒烟限酒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措施。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应保持在7-8小时。长期熬夜会扰乱生物钟,影响免疫功能,增加癌症风险。

注意心理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调节情绪,避免长期处于高压状态。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可能影响身体的免疫功能,增加癌症风险。

南方医院肿瘤内科通过双院区协同、多学科融合、科研科普联动开展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义诊活动,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便捷的医疗服务,也彰显了作为癌症规范化诊疗示范单位的社会责任与学科担当。通过向公众传递科学防癌的理念,让更多人了解癌症的预防、筛查和治疗知识,提高癌症防治意识和能力。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从日常生活中关注健康饮食、定期体检、合理用药,才能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实现癌症的早筛早诊早治,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