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血管“穿针引线”,珠江医院多学科专家为他搭起“生命桥”

时间:2025-06-23

来源:珠江医院

点击:

面对心脏血管狭窄达90%的“定时炸弹”与肝硬化引发的致命出血风险,珠江医院多学科专家团队迎难而上,巧妙设计手术方案,在毫米级的血管上精准“穿针引线”,成功为这位高危患者架起了至关重要的“生命桥”。

高危!心脏血管狭窄达90%

今年4月,57岁湖北患者张叔(化名)出现心前区疼痛、胸闷,左肩部呈放射痛,自行服药后稍有缓解。然而,一次大量饮酒后,他突发呕血和便血。当地医院就诊,确诊冠脉三支病变——供应心脏的三条主要血管(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均已发生严重粥样硬化狭窄。

与此同时,张叔还患有严重的肝硬化,以及由脾功能亢进引发的血液系统疾病,包括严重贫血和凝血功能障碍,当地医院建议他转院治疗。

转诊至珠江医院心血管外科后,冠脉造影证实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高达90%,已引发心脏严重缺血缺氧,随时可能发生心肌梗死、心搏骤停等生命危险。

心血管外科王晓武主任介绍,冠心病即心脏自身的供血血管(冠状动脉)发生问题,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堪称人体“发动机”的致命故障。张叔的“三支病变”尤为凶险,日常活动即可诱发剧烈心绞痛和呼吸困难,任何一支血管完全闭塞都可能引发大面积心梗,显著增加猝死风险,长期缺血还会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抉择!手术路上的“拦路虎”

然而,心脏危机并非唯一难题。张叔长期饮酒导致酒精性肝硬化,引发了脾功能亢进(脾脏过度破坏血细胞,导致贫血、易感染和出血风险增高)和消化道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血管破裂出血风险高,同时还患有2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这些基础疾病大大增加了手术风险。

摆在王晓武主任团队面前的是一个两难抉择:若先做心脏搭桥手术,术后必需的抗血小板药物将令凝血功能本就极差的张叔面临极高的大出血风险;若先解决脾脏问题,其脆弱的心脏又可能无法承受手术,随时可能发生意外。

面对复杂病情,王晓武主任组织肝胆二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等多学科专家开展全院大会诊。

经过反复评估与论证,专家团队最终制定出分步走的治疗方案:鉴于患者心功能尚能承受,先行脾脏切除术解决脾功能亢进问题,待凝血功能等指标改善后,再进行冠脉搭桥手术,最大限度降低后续心脏手术的致命性出血风险。

攻坚!毫米血管上“穿针引线”

4月底,肝胆二科徐小平主任医师团队联合麻醉科团队成功为张叔实施了腹腔镜全脾切除术。术后经过精心治疗,张叔恢复迅速。半个月后,王晓武主任主刀进行冠脉搭桥术。手术台上,医生需要在直径仅2~3毫米(约头发丝粗细) 的冠状动脉上,用精细如发丝的缝线进行精密吻合,如同在生命禁区进行毫米级的“穿针引线”。最终,两场高难度手术均顺利完成。

张叔术后恢复良好,已于近期顺利出院。

科室主任王晓武特别强调:“吸烟者冠心病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风险可达普通人的2至6倍;而饮酒对冠心病的影响较复杂,大量饮酒会显著增加风险。对于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冠心病猝死,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因此,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对于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