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见证:南医五院“双百行动”暖粤北

时间:2025-10-28

来源:第五附属医院

点击:

“ 百姓少了省城寻医的慌乱,

大医妙手和语言,暖了心房。

药费单上的数字轻了半,

患者的笑,比阳光长。 ”

……

近日,韶关作家朱福昭创作的诗作《“双百行动”暖医润粤北——南医大五院与曲江医院帮扶纪事》在《韶关日报》发表,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医患温情,记录了第五附属医院“双百行动”医疗帮扶的暖心画面。

这首诗歌在当地引发共鸣,诗中描绘的正是第五附属医院与曲江区医共体总院开展“双百行动”以来的真实变化。一句“百姓少了省城寻医的慌乱”,道出了基层群众的心声,也见证了第五附属医院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粤北的坚实足迹。

诗篇见证:省级专家来到家门口

“跟随南医大五院的教授,区镇医生的本子记满心得”——诗句描绘的正是第五附属医院专家在曲江开展“传帮带”的生动场景。

2025年1月,第五附属医院与曲江区正式签署“双百行动”结对帮扶协议,创新建立“管理+技术”双挂职模式。医院选派4名副高以上专家长期驻点曲江,将三甲医院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植入基层医疗。

“年轻医生的进修愿望实现了,身边就有大师和课堂。”这句诗道出了曲江区医共体总院许多年轻医师的心声。第五附属医院专家通过业务培训、病例讨论、手术带教等形式,为当地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数据说话:医疗帮扶结出硕果

“那些空白疑难的项目,正被新技术逐步填满,手术台的效益也悄悄向上扬。”诗歌中的这一描述,有着扎实的数据支撑。

创伤骨科钟华教授带领曲江医共体总院骨科团队攻克假体周围骨折翻修术

今年1-5月,曲江区医共体总院人民医院三四级手术量同比增长40.89%,外转患者同比下降8.89%。更令人欣喜的是,帮扶团队已开展30余台疑难手术,其中20项技术填补了曲江医疗空白。

普通外科汤骥骜副主任医师、胸心外科张金蛟副主任医师,带领当地医生成功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等多台微创手术,以实操带教提升当地诊疗能力

妇科林海燕副主任医师带领曲江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医疗团队成功治愈年过六十,长期深受盆腔脏器脱垂困扰的患者

“药费单上的数字轻了”不仅是诗人的美好愿望,更是实实在在的成效。患者邓先生在曲江成功完成手术,医疗费用较转诊省城降低50%以上,切实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暖心服务:健康福祉惠及基层

诗歌中“大医妙手和语言,暖了心房”的温暖画面,在第五附属医院的义诊活动中频频上演。

2025年4月,第五附属医院联合曲江区医共体总院深入罗坑镇开展“走进社区,关爱健康”义诊活动,让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三甲医院的高水平诊疗服务。

曲医共体总院人民医院第五附属医院专家门诊

从医院到社区,从病房到田间,第五附属医院的医疗服务半径不断延伸。“村医课堂”已覆盖全区镇村卫生站,切实提升了基层医护人员的服务能力,让健康福祉惠及更多群众。

第五附属医院开展县域基层医院创伤救治培训,聚焦提升基层救治能力、补齐应急短板,全力保障群众就医需求

一位当地居民感慨地说:“现在看病不用奔波了,省心又省钱。”

“三年的盟约,在曲医专科的枝丫上抽芽”——诗歌的结尾,预示着帮扶之情正在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让优质医疗资源触手可及,让百姓就医更便捷、更安心,这正是第五附属医院“双百行动”最温暖的承诺。


附:诗歌原文

“双百行动”暖医润粤北

——南医大五院与曲江医院帮扶纪事

朱福昭


暖心的风从羊城吹来,

携着白大褂的光,

融入曲江的晨曦与病房。

不再是蜻蜓点水式的探望,

博士打点一年驻院的行囊,

将课题装进背包,

锋芒融入处方。

“135”规划扎根成长,

挂职的脚步,踩实了日常,

会诊室的灯常亮到夜凉。

骨科、妇科、普外、心内科,

医疗仪器和医护之手,

把病灶轻轻扛。

那些空白疑难的项目,

正被新技逐步填满,

手术台的数字,

也悄悄向上扬。

跟随南医大五院的教授,

区镇医生的本子记满心得;

年轻医生的进修愿望实现了,

身边就有大师和课堂

百姓少了省城寻医的慌乱,

大医妙手和语言,暖了心房。

药费单上的数字轻了半,

患者的笑,比阳光长。

三年的盟约,

在曲医专科的枝丫上抽芽;

这股暖流,漫过街巷,

浸满粤北三江。

让“就医不用走远”的盼,

落在心中,暖得发烫。

注:南方医科大学(简称“南医大”)贯彻落实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部署,与曲江区医共体开展深度协作行动。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