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由第八附属医院牵头的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四大慢病”重大专项子课题——“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影响因素及其管理现状研究”三方签约仪式举行。医院与项目负责单位中国微循环学会、顺德区域基层医疗协作单位完成三方签约,标志着这一国家级科研课题正式在顺德进入落地实施阶段,将为辖区百万居民的糖尿病精准防治注入科技动能。

国家级课题落地,彰显牵头担当
作为我国面向2030年部署的重大科技项目,四大慢病专项聚焦国民健康核心痛点,旨在通过政产学研用多领域协作,构建低成本、高效率、广覆盖的慢病防治技术推广体系。此次第八附属医院牵头的子课题,正是专项中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24年正式获批立项,为区域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精准管理领域持续赋能。
医院院长、内分泌与代谢科学科带头人沈洁担任本课题的牵头人,内分泌代谢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长期深耕糖尿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及科研领域,构建了涵盖“糖胖共管”“糖肝共管”的多学科协作模式,尤其在脂肪肝与微血管并发症防治方面形成鲜明特色。科室依托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建立了标准化数据采集体系,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坚实的临床基础。
启动仪式上,课题负责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教授孙子林深入解读了研究核心价值:“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患者致残致盲的主要原因,该课题通过系统研究其影响因素与管理现状,将为制定中西医协同的精准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中国微循环学会部长高玲玲指出,顺德作为课题重要研究现场,依托成熟的医防融合基础,有望形成可复制的“科研+临床+社区”协同范式,为全国四大慢病防治贡献实践样本。


这一课题的落地,更是医院响应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政策、深化顺德“医防融合”改革的关键举措,彰显了区域龙头医院在重大慢病科研领域的责任与担当。
三方协同发力,打造区域研究样板
签约仪式后,全体参会人员实地考察了顺德区域慢性病管理示范门诊、中医诊疗区及健康筛查中心,详细了解基层医疗团队建设、中西医融合服务及家庭病床建设等情况。根据规划,三方将构建“专家下沉+技术赋能+数据联通”的协作机制:第八附属医院提供科研设计与技术支持,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贡献前沿研究经验,基层单位负责人群筛查与随访管理,通过中西医协同干预、高危人群精准筛查、并发症动态监测等关键环节的探索,破解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管理难题。

医防融合惠民,助力健康顺德建设
此次项目启动,既是对第八附属医院科研实力与学科影响力的权威认可,更是深化“健康顺德”建设的重要实践。医院将充分发挥中西医协同优势,将成熟的多学科诊疗模式与基层医疗资源深度融合。在高质量完成国家级科研任务,揭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区域流行特征与关键影响因素,为全国四大慢病防治提供“顺德数据”与“顺德方案”的同时,持续推动研究成果快速转化,通过基层医师培训、健康宣教、个性化干预等形式,让精准防治技术惠及更多群众,助力顺德“健康促进型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