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切除肺大疱,无需气管内插管,不用全身麻醉,手术耗时仅18分钟,全身只有一个小切口,术后患者能立即恢复清醒及下床行走,第三天就顺利出院……4月23日,珠江医院胸心外科成功为一名17岁的气胸患者实施了免气管内插管单孔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据了解,由于该手术难度较大,国内仅少数医院开展实施。
病例:屡次气胸发作 “祸首”是肺大疱破裂
说起胸腔手术,大部分人的印象中,是躺在手术台上的患者插着各种管子带着呼吸机,术后还需在ICU观察24小时才可进食、活动。但对于刚做完胸腔手术的高三学生小光(化名)看来,感觉就像是打了个小盹儿。
正在全力备战高考的小光,自去年9月份开始,多次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起初以为是学习压力过大,并没有引起注意,后来症状加重,前往医院检查,才发现是左侧气胸发作。
今年2月份,气胸再次复发的小光,在老家湖南一家医院进行了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病情好转出院。
然而,前几日,胸痛、胸闷等症状再次来袭,小光意识到很有可能是气胸又发作了,便慕名从湖南来到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就诊。接诊的胸心外科副主任陈群清教授详细了解病情并查体后,安排小光进行了胸部CT检查。
“患者气胸是左侧肺大疱破裂所致”,结合CT检查结果,陈群清教授表示,要彻底解决问题,建议行左侧肺大疱切除术。
手术:无需气管内插管 18分钟切除肺大疱
肺大疱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泡腔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在肺组织形成的含气囊腔。而一旦肺内压力突然增加,很可能导致肺大疱破裂发生气胸。正常情况下,人的胸膜腔是密闭不含空气的。气胸发生时,气体进入胸膜腔导致肺叶被压缩,就很容易引起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传统胸腔镜肺部手术需要进行双腔支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在单肺通气下进行。术中需要使用肌松药、镇静药维持患者的平稳。此外,因患者无自主呼吸,术中还需使用机械通气维持患者的呼吸。
“这些传统手术中必不可少的操作,很容易导致患者术后出现气道黏膜损伤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陈群清教授解释。
经多学科联合会诊,陈群清教授及其团队的吴源周医生,决定创新理念,在免气管内插管麻醉下,为患者实施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颇有难度的麻醉,则由麻醉科梁启波、磨凯医生团队实施。
手术对胸外科医生与麻醉医生的技术都有更高的要求。如麻醉,需麻醉医生通过喉罩通气等麻醉技术;然后由外科医生在胸腔镜直视下,直接对迷走神经和肋间神经注射麻醉药进行精准局部麻醉。
凭借双方的精湛技术与默契配合,患者肺大疱被成功切除。手术耗时仅18分钟。手术后立即恢复清醒状态的小光微笑地摆出“V”字胜利手势。
优势:减少并发症 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相比传统的胸腔镜肺部手术,免气管内插管手术具有多项技术优势”,陈群清教授表示,它通过多学科合作,真正将快速康复理念(ERAS)贯穿全过程,实现更大程度的微创。而对患者而言,最大的获益就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能够快速地康复出院。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传统手术需要进行气管内插管,导致引起各系统的并发症的发生,如肺部感染、通气压力肺损伤、肺扩张损伤、支气管痉挛、心功能受损及心律失常等。此外,插管也容易给声带、咽喉等带来损伤,引起患者术后咽喉疼痛、刺激性咳嗽等不适。相比而言,免气管内插管手术下,患者能够自主呼吸,也就可以避免插管可能带来的各种副作用。
帮助患者快速康复:传统手术因全身麻醉中使用了肌松药,患者全身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即使神志恢复清醒,拔除气管内插管后,也不能马上恢复行走与进食。此外,由于全身肌肉松弛,患者在术中和术后都需要留置导尿管。而“免气管内插管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的患者,手术结束麻醉停药后就可以清醒运动,术后1~2小时即可进食,当天即可恢复行走。
4月26日上午,术后第三天,小光顺利康复出院,比传统手术患者提早了约2~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