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五附院骨科中心成功完成首例肩关节镜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及肩袖损伤,标志着五院骨科关节镜技术又上新台阶,达到省级先进水平。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最早由Neer于1972年首先提出,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肩峰下通道狭窄,当肩部上举或外旋时,肩袖软组织结构被挤压在肩峰与肱骨头之间而受到反复、微小的撞击和牵伸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该例患者中年女性,因右肩部疼痛伴活动受限半月入院。查体:患者右肩部肿胀,右上肢上举、外展受限,右肩部撞击实验阳性。结合MRI检查,诊断:1、右肩峰下撞击综合征;2、右肩袖损伤。共建专家曾春教授会同孙永建主任、郭庆祥主任医师,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后,告知其手术风险,予患者在全麻下行肩关节镜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治疗手术。术中见患者右肩袖磨损,纤维絮状增生,肩峰下大量骨赘生成,关节间隙狭窄。术中予刨刀清理絮状增生,磨钻打磨骨赘使关节间隙减压,等离子刀彻底止血。患者术后安返病房,目前患者右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五附院已逐渐形成独立的关节镜外科,该项手术业务也成为医院和科室一个新的绩效增长点。此例手术是骨科开展的首例关节镜治疗肩部疾病的手术,标志着该科关节镜技术达省级先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