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我校召开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遴选评审会,我校12位通过基本业绩条件考核的人员参加答辩,其中王冬等8位教师通过了专家评审,入围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候选人。该培养计划为首次实施,以期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培养储备人才。
遴选出8人参加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评审
我校8位入围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候选人的老师分别是:人文与管理学院的王冬,基础医学院的左大明和张译月,南方医院的朱晓霞,药学院的余乐、徐学清和唐斓,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的张其威。
此次遴选由各学院对申报人的资格进行审查,学校组织专家对申报人的学术水平、教学科研能力以及申报项目的可行性和创新性进行评审,择优遴选、推荐8名申报人上报省教育厅。
根据《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的主要精神和评审规则,由优秀青年教师有效候选人进行6分钟的业绩陈述,主要包括陈述个人基本情况、业绩情况以及拟开展的研究工作;接下来由评审专家进行4分钟的点评并提出建议,然后评委投票并现场统计公布结果。评审会依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召开,所有有效候选人均可旁听答辩,监督现场投票统计。
注重教师科研业绩
副校长高天明在评审会上指出,遴选评审着眼全局而不拘泥于细节,更强调并注重教师的科研经历。
近五年来科研成果的情况被作为对申报人重点考察的部分。此次申报的优秀青年教师,要求具有扎实的学科理论知识,在本学科领域内某方向有深入研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对培养对象申报人的教学、科研提出了具体指标要求,重点要求申报人已入选“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校级培养对象或纳入学校学科(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培养计划,并获得学校的重点支持。此次遴选出的8位候选人,均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且发表过高水平SCI文章。
对入选人员予以经费资助和培养
按照《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的要求,省教育厅将重点资助一批35周岁以下的,加强学科(术)带头人后备人才的培养。实施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对加快我校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省教育厅、财政厅以项目形式对入选人员提供人才项目经费资助,自然科学类30-5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类15-30万元。入选人员培养期三年,资助经费一次性下达。
学校也会成立培养指导小组,结合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入选人员专业情况,制订科学的培养方案,提升其专业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同时还支持入选人员参加学术活动、组建学术团队,优先给入选人员安排或协调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以及图书资料等;定期听取入选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培养指导,督促入选人员实现培养目标。

新闻链接:http://news.smu.edu.cn/xwbk/xiaoyuan/2013-11-02/53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