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我校举办2013年第三批博士后进站答辩会,对来自业界、各学院和外校的7名优秀候选人进行了考核,入选名单将在学校人事处网站公示。据了解,我校今年前两批次已招收博士后共15人。
答辩前,副校长陈志中就我校博士后流动站的情况与在座专家作了简要探讨。他指出,博士后进站答辩是博士后招收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确保博士后招收质量,检验博士后培养条件的主要手段。为促进我校博士后工作的发展,陈志中提出,各站要有针对性地建设好平台,提供指标保障;进行优势宣传,吸引人才;加强校企合作,增加计划外指标;严格把握博士后出站标准,灵活考虑多种情况,全面地提升博士后的培养工作,用博士后流动站的进步促进学校的学科发展。
答辩会由人事处处长常军武主持,钟世镇、俞守义、赵明、杨默、马骊、唐杰、张译月担任评审专家。7位候选人从学术经历、博士期间研究情况与成果、入站后科研设想等方面展开了陈述。候选人详细地汇报了各自的科研计划,主要集中在艾滋病、复合疫苗、心脏病、神经发生过程、乳腺癌和微生物资源库建立等方面。候选人罗令从亲历临床病例出发,生动地展示了Pilion骨折经皮微创内固定虚拟手术系统的开发与临床应用,其以实践促理论的前瞻意识和创新的科研思维得到了专家们的好评。
完成陈述后,评审专家对候选人及其合作导师进行了质询和评分,从整体思路、研究方法到具体的操作细节展开了严谨热烈的讨论。俞守义提出,国家的科研建设处在一个“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关键发展时期,博士后人员必须用创新的思维方式来指导研究,“只有创新才能带来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校设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学、中西医结合和药学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已培养博士后70余人。今年,学校大力推进了博士后工作的各项改革,如大幅提高了博士后合作导师的遴选标准、大幅提高了博士后待遇等。
新闻链接:http://news.smu.edu.cn/xwbk/xiaoyuan/2013-10-19/53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