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博昌,2021级康复物理治疗专业学生。
2021年秋,刚踏入南方医科大学顺德校区的我,曾用非黑即白的眼光审视世界,却在接连碰壁中意识到:生命的复杂性远超简单的对错公式。师长们用"临床思维"教导我——诊断需综合征状与背景,人生亦是如此。一次小组作业的激烈争论后,导师的"三棱镜理论"让我顿悟:同一问题折射出多元视角,而宽容与理解才是破解困局的密钥。
曾经的我性格急躁,总奢望一步登天,忽视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过分执着于结果与成绩本身,反而忽略了真正的成长。醒悟后,我开始沉心静气,专注于自我提升。365天,训练场(健身房、田径场、篮球场)成为我的日常。我不再为追逐“第一”而战,而是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摒弃了“优绩主义”的桎梏,专注于“持续进步”的本质。
365天的晨跑中,我学会用"配速思维"对待成长:铅球划出的抛物线告诉我,积蓄的力量终会爆发;篮球赛的逆袭印证了"韧性比爆发力更重要"。最难忘珠江医院夺冠那夜,我们相拥而泣——原来真正的胜利,是明知可能失败仍选择坚持的勇气。
实习时,一位患者颤抖着递来苹果的画面,让我明白医学的温度。四年里,家人深夜的鼓励电话、室友分享的笔记、导师批注的论文,都化作前行路上的星光。如今回望大学之路,那些曾以为的"无用"时光——解剖课的耐心、失败比赛的复盘、图书馆的深夜灯火——正是它们塑造了今日的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