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第一课”:学了就能用,用了就有效”

时间:2025-10-31

作者:张淑华 陶青

来源:第八附属医院

点击:

近日,第八附属医院急诊科积极发挥学科优势,化身“急救教育先锋”,利用11天时间为顺德校区3000余名新生开展了一堂生动的“急救第一课”。通过系统、实用的急救技能培训,帮助新生掌握关键时刻能救命的基本技能,为校园安全增添一份保障。

此次“急救第一课”由急诊科主任江倩华牵头,组建了一支由15名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组成的讲师团队,其中包含6名副主任医师和5名主治医师。这些来自临床一线的“老师”,不仅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更有丰富的急救实战经验,确保了培训内容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聚焦实用技能,贴近校园实际

急诊科团队深知,本科教育是医学人才培养的根基。其所承担的《日常急症及意外伤害急救》通识课,便是其将前沿临床实践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的生动实践。

此次新生“急救第一课”也延续了这一理念,课程内容紧贴校园常见突发情况,重点围绕心肺复苏(CPR)、AED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创伤包扎四大核心技能展开。这些都是校园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如心搏骤停、气道异物梗阻、外伤出血等,培训内容力求让学生“学了就能用,用了就有效”。

理论与实践结合,培训效果显著

考虑到参训学生人数较多,急诊科特别设计了“理论讲解+分组实操”的教学模式,并采用分批次、小班化的方式进行。

在理论授课环节,老师们通过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急救要点;在实操环节,现场设置了10个练习区,配备充足的急救训练模型,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医护人员的“一对一”指导,确保操作规范、掌握到位。

系统的培训获得了不少学生的“点赞”,他们表示,这样的培训非常实用,不仅学到了急救技能,也增强了应对突发情况的信心。

急救教育成为新生入学的“必修一课”

对于第八附属医院急诊科来说,这堂“急救第一课”不仅是医疗服务的一部分,更是教学职能的延伸。急诊科将急救教育融入新生入学教育中,通过专业、系统的培训,让学生在踏入校园之初就树立起急救意识,掌握基本技能,为构建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打下基础。

急诊科将持续优化课程内容,探索更多形式多样的急救普及方式,让急救知识在校园中更加普及,为师生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