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日的凛冽,中国迎来了出乎意料的“寒风”。一座诺大的城市,只在一瞬便失去了往日的声息,人潮不再。匆忙的脚步,声声的呼喊,一辆又一辆红白色战车在街道上疾驰,轰鸣的引擎声回荡在空荡的大街上。武汉是前线,医护人员在赤红的生命线上踩着错落的节奏,每一次空气的浮荡都是铁血的战歌,奔走的物资,蓝色的口罩铺出的是抵御的牢固战线。拔地而起的火神山,一架架归航的飞机,八方齐聚的信念,亿人同守的铁规,或许,我们曾为世间尔虞我诈而烦扰,为人间冷漠而苦恼。但是,在这个没有战火的年代,我们再次站到了一起,这里我们不分彼此;这里没有自我,能帮就帮;这里没有个性,服从安排。今天,我们为自己,为中国,为我们的民族感到自豪!
哈尔滨位处中国北面,有数名感染者出现。整个城市立刻进入高度警戒状态,严格控制高速路口的车辆进出,加强检查。城市道路全面封锁,之前家里人还在担忧怎样才能真正控制人们的外出,谁知交通厅直接将所有的信号灯都调为红灯,父亲还调侃:“让你往外跑,开车就闯灯。”街市夜市连早上的菜市场都全部封停,相关的防疫知识和最新的报道从上级下发给各个社区,社区直接建立起了社区群,不仅可以方便传播防疫知识,而且附近动态也能够迅速获取。例如,哪个小区附近出现了疑似病例,很快就会将信息蔓延开来,让大家注意到危险的活动地区。由于北方有过冬储粮的传统,所以外出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几率很小,小区也制定了相关制度,比如出门扫码,每两天每户才有只能出门一个人,出门排队自觉相隔两米。社区也收到分发的酒精等防疫用具,派出专门人员挨家挨户发放,让大家不出门也有消毒用品来用。整个城市进入龟缩状态,但也井然有序,很快便没有了疑似病例的增长。
没有踏出过大门一步的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寒窗苦读、闭门不出的境界。网上在线课程的开放,也让朋友们之间少了刚刚假期归来时的热情,而是自己一个人享受难得的清闲和寂静。
学了一个上午,起身打了个哈欠,看看那已经不再冲向我的阳光,看看屋檐上重新凝结的冰柱,想着欣赏一下每年不可能见到的如此干净的画布,谁知道,刚往下面看,有一对父子正站在院子中间,一人手里大铁锹,一人手里小铁锹,开始了他们的作画,从中间扩散开的一条条长须,像是八爪鱼一样。
我甚是惊讶,怎么这种时候还有人出来玩儿?作为一名医学生,刚想开窗提醒,就响起了敲门声。
我急忙跑过去,隔着门,听到是每两天就会来做登记的物业专业人员。按照常规做好登记,今天刚好也要发放酒精,他放下酒精在门外后便离开了。我开门拿好酒精,又回到窗前想要继续刚才的提醒。刚刚走到窗前,还未打开窗户,便看到物业专员快步前行,一边小跑着,一遍冲着父子两人远远地挥挥手,虽然隔着口罩,但仍能看出眼中的笑意。
我不禁愣了一下,不由得心头一暖。厚实的积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清理,掩埋在白色面纱的下面,将是光滑的寒冰。尤其是着初春季节,太阳中午的直射让很多积雪化了一层又一层,夜晚却毫不留情地一层一层去封印。父子两人一边享受着冬天的乐趣,一边铲起积雪,是一条条通往各家各户的小道,它很窄,但是我能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重量,一份让人安心的温柔。忙忙碌碌的人们为了我们,逆行在疫情的寒风下,而我们又曾为他们做过什么呢?我不禁肃然起敬。犹如寒冬中缓缓展开的梅花,尽在风雪中,却依旧傲然独立,不为争芳斗艳,只为点缀这雪白的画卷,染上那么一点初春的颜色。这也是爱的传递,教育不在言语,更在行动,危难之时尽绵薄之力,身体力行而以身作则,为父道,亦为君子道。
或许,这世间并不想表面看起来的一样冷漠,或许,灯红酒绿下是一颗又一颗默默无闻而又赤诚的心。不论是身赴前线,倾尽心血;又或是家中闭门不出,网络上积极传播正能量;也许是躺在病床上,坚持自己吃饭,让医护人员去休息休息;也可能数以万记的口罩,你眼睛也不眨就全数捐赠。就好似亲兄弟姐妹一般,我华夏儿女必将砥砺前行,共渡难关!星若烟海,皓月当空,星星不欲与皓月争辉,但每颗星星都照亮了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