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大南医”集团优势资源和人才全力建设的深圳医院,是“大南医”集团在深圳发展的桥头堡,也是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的掌心宝,深圳市各级政府在政策上一路绿灯、人财物鼎力支持、子女入学优先解决……深圳医院院长廖四照深有感触:“深圳市对我们是真支持、宝安区待我们如一家人。我们最想说的就是感动、感谢、感恩。”
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同志说,“南方医科大学是一个资源大宝库,深圳要利用好这个大宝库!”
宝安区委书记黄敏说:“医院是深圳的,更是宝安的。所有深圳人都受益,最受益的是宝安人。”
市领导心系医院筹建工作
筹建之初,深圳市市长许勤同志,莅临医院视察工作
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同志,多次莅临医院现场办公
各级部门鼎力支持
市卫计委罗乐宣主任、市医管中心王大平主任,多次莅临医院,帮助医院解决实际困难。
各级部门,对医院筹建工作给予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医院夜间来了个区委书记
看似是个偶然,其实就是必然。
2015年11月23日晚上,到宝安区履职三个半月的区委书记黄敏独自散步到新湖路,瞅到一座规模恢弘的医院,大部分的楼层黑灯瞎火。“这么好的一座医院,怎么会这样,啥时候开张啊?”其实,附近居民也常常这样想。
循着有灯光的楼层而上,黄敏碰到了仍在办公室忙着的南医大深圳医院院长廖四照。寒暄之后,书记与院长两人之间开始了一番促膝长谈。
实施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面向全球引进名医、名院、名诊所,是201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启动实施的重大民生工程之一。当年9月,深圳市政府与南方医科大学正式签约共建南医大深圳医院。
深圳医院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按照规划,医院占地82412平方米,总床位2500张;一期工程投资20亿,建筑面积171204平方米,日均门诊量8000人次。2014年10月,筹备办公室各工作小组入驻市医管中心;2015年3月,医院行政后勤启用;2015年6月底,医院试运行,并把消化病、肾病、骨科、神经外科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克隆”到深圳……
偶遇也是机遇,院长对书记坦诚相告:“我们计划下个月28日开业。目前,人才、物资、流程、信息化等方面,困难不少。”
“上门问诊”之后,如何“对症下药”?只剩一个月,书记比院长还着急。第二天早上,黄敏就联系深圳市卫计委主任罗乐宣、市医管中心主任王大平,相约11月27日到南医大深圳医院召开现场会。
南医大副校长、深圳医院筹建办主任王前至今仍然记得:“黄敏是这样说的——医院是深圳的,更是宝安的。开业后,所有深圳人都受益,最受益的是宝安人。我将与姚任区长亲自抓这项工作。这也是宝安区委区政府的职责所在。”
“各方重视,工作明显驶入快车道。”廖四照告诉记者,“当时医院燃气管道还没接驳上,锅炉房无法运转,手术室和食堂也都没法工作。宝安区建设局、深圳燃气公司立即安排,施工人员快速勘查。燃气以最快速度通了。亲自领教了传说中的‘深圳速度’,切身体会了深圳人干实事的作风!”
全深圳开通绿道真抓实干
宝安区尽地主之谊,真是把深圳医院当“一家人”;其实,全深圳都没把南医大当“外人”:南医大就是咱的“铁杆儿兄弟”、深圳医院的事就是“深圳的事”。
“就像区委书记一样,他们个个都是主动上门‘领任务’、忙起来不管‘白加黑’。”南医大深圳医院党委书记肖烈辉告诉记者,“无需迎来送往,决不拖泥带水,奔着问题而来。点点滴滴,我们铭记在心。”
在南医大深圳医院,到处传颂着一个个心心相印的故事。
南医大曾有迟疑:“安居才能乐业,但是住在哪里?”市住建局等相关部门积极帮助、协调申请公租房,几天内完成了繁琐的各种手续,成功申请100套龙海家园公租房。2015年9月份已经入住。
深圳医院也说:“专家两地跑,行路真不方便。”医院已入职的600多员工主要来自广州本部及五所附属医院,加上本部专家来深指导。这些人需要广深两地来回跑,医院用车压力凸显。深圳市财政委和市医管中心特批购买大巴车和中巴车各一辆。
知名专家不是没烦恼:“空有一身本领,真是束手无策。”深圳医院妇产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共建基地,牵头的四位均是业界“大拿”:深圳市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晨虹担任学科带头人,南方医院优秀中青年骨干王薇来深共建学科,全国产前诊断专家李胜利任超声医学科带头人,还有全国知名的助产学专家蔡文智坐镇。但是新医院要有母婴保健技术资质方可从事与妊娠相关的诊疗项目。怎么办?今年3月18日,市卫计委再次现场办公,一周内验收完毕。
居民也有不解:“医保卡不能刷卡?”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专题讨论批准医院医保记账,开业前两天周末加班审批医保三大目录的准入。目前,医保的所有险种均已开通。
肖烈辉书记说:“开业之前,深圳市一如既往地雪中送炭;开业之后,宝安区依然如故地锦上添花。我们当然感动常在。”
善创新海纳百川凤凰来栖
“面对百姓诉求、企业需求,以及事关深圳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到底敢不敢担当?”深圳人都知道,市委书记马兴瑞就是这样的主政风格,“以问题为导向”、具有犀利直言的个性。马兴瑞一直强调,“我们只是服务员。”干事业就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办就办成、滴水穿石”。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深圳人客观上需要南医大这样的“名院”坐镇;而南医大人才济济、技术娴熟,同样渴望能在特区“开疆拓土”。南医大与深圳“义结金兰”,其实是彼此谋求“蝶变”的一种双赢。
区委书记黄敏、区长姚任多次对宝安区有关部门交代,“要当好南医大深圳医院的‘服务员’和‘推销员’。”他们对深圳医院的管理层说,医院在发展中遇到任何方面的难题,只要是属于宝安区事权的,比如高层次人才认定、住房问题、子女入学等等,都会尽全力解决;不是宝安事权的,也会从中斡旋,当好“服务中介”,“一定会让医护人员在宝安能安心、安生、安居、乐业。”
包含大学共建学科在内,南医大深圳医院现有学科负责人34名,均来自知名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省级或市级知名三甲医院。各家自有各家的难处,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子女入学问题、配偶工作协调等等,哪个不是火烧眉毛般让人着急上火?
郝朗松来自贵州省人民医院,是深圳医院普外科学科带头人,孩子今年上初二。他已经全职到南医大深圳医院工作,并获评深圳市临床医疗I类人才。可原单位不放,个人档案因此一直无法调出。初二学生非常特殊,若不能及时入户并取得深圳学籍,将无法参加中考。郝朗松告诉记者:“我当时确实犹犹豫豫,也反反复复自问,还来深圳吗?”宝安区教育局知道后,孩子入学问题给“特事特办”了。郝朗松顿时觉得心里舒朗轻松。
郝朗松的“家事儿”在深圳、在宝安绝对不是“个案”。来自南医大深圳医院的统计:2015年9月至今,宝安区一共解决了16名医院员工子女就近入读宝安名校。
南医大深圳医院实行的是去编制化、去行政化的全员聘用制,这是一种创新型人事管理体制。中国大地不缺人,但是缺人才:深圳医院引进的学科带头人和医疗骨干,一般都是业界“翘楚”;原单位千方百计挽留,有的“卡”着拒不调出人事档案。没有人事档案,就没法档案审核、就不能调干引进、就不能办理入户。一环扣一环,这直接影响到他们享受高层次人才政策、子女入学、社保缴交和在深购房、购车等诸多待遇。这也造成部分人员的畏难情绪。
“老宝安”能够杀出一条血路领航全国的改革开放,当然也能创造性地想出很多策略吸引并留住人才。办法总比困难多:原先的宝安区高层次人才政策“凤凰工程”,对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的认定和保障,仅仅局限于区属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为了南医大深圳医院,宝安区委组织部和相关部门修订人才政策、放宽户籍限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问题迎刃而解。
“来了就是深圳人”,不单单是竖在马路边上的标语,它更是深圳人对全社会的承诺。深圳以自己的行动、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着、温暖着包括南医大深圳医院在内的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人才,心向深圳、扎根宝安。
大爱南医送温暖感恩回馈
感动化为行动、感恩带来报恩。南医大深圳医院全体医护人员拿出看家本领,不到半年,除了康复科、核医学之外,所有主干科室均已开设门诊,急诊全天候开放,住院部开设内科、外科、妇产科等病区,麻醉手术中心一个月手术就有近百台。深圳医院还开展大爱南医送温暖系列义诊活动,回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