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第十八届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中再创佳绩

时间:2025-02-25

作者:陈金源 曾明慧

来源:科研院

点击:

近日,第十八届广东省科普创作大赛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我校师生在本次比赛中表现优异,斩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优秀奖20项,共获奖29项,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科研院曾明慧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

我校积极组织师生参与,最终提交了190多份高质量科普作品。此次斩获多个奖项,充分展示了我校师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体现了我校在健康科普领域所获得的成绩。一直以来,我校坚持以新质生产力助推医学健康科普创新发展,以科普基地为抓手开展科普活动。在创新科普宣传传播形式的同时,借助媒体平台的传播影响力拓宽健康知识的传播边界,为人民群众提供了科学、客观、权威、实用的健康科普信息,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未来,我校将再接再厉,不断深化健康科普工作的内涵与质量,创作更多更好的科普作品,为营造良好的健康科普社会氛围,提升全民健康素质,让“科普之翼”更有力,与“科技创新”一齐推动学校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作为省内科普领域的顶级赛事,由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省农科院等八大权威机构联合举办。本届大赛主题为“以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大赛在全国范围内共征集到7088份作品,经过专家评审委员评审,社会公示,评出科创作品一等奖25项、二等奖50项、三等奖78项、优秀奖307项,科幻作品一等奖12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38项、优秀奖175项。

二等奖作品:《科学“坐月子”指南:为新手妈妈解密严肃又实用的产后护理知识》

参赛者姓名:李 舟、杨雯懿、陈钰焓、张 满

参赛作品介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产后护理常被赋予神秘色彩,民间流传着诸多缺乏科学依据的禁忌,不仅加重了产妇的身心负担,更可能对产后恢复造成负面影响。该作品聚焦中国民间产后护理禁忌与现代科学理念的冲突,以"一图读懂"的视觉化形式,系统化呈现产后生理恢复、心理调适、科学饮食及家庭协作等核心内容。通过信息图表与情景漫画的结合,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视觉语言,帮助新手妈妈和家庭破除传统误区,掌握科学护理方法。旨在提升公众对产后护理的科学认知,推动从"经验传承"到"循证护理"的转变,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参赛感言

作为医学院校的学生,我们深知科学普及对公众健康的重要性,尤其是产后护理这一领域,既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深厚影响,又亟需现代医学的指导。这次参赛经历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是连接科学与大众的重要桥梁。感谢所有支持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们。未来,我们将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继续以专业为基石,以创新为动力,用更多生动有趣的形式传播医学知识,为提升公众健康素养贡献青春力量。


二等奖作品:《水凝胶——伤口修复宝藏选手》

参赛者姓名:朱倬贤

参赛作品介绍

水凝胶作为一种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高分子功能材料,近年来在伤口修复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作品主要介绍了新材料水凝胶的结构性质与应用领域,水凝胶凭借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优异的物化性质,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潜力和广泛的应用价值。在生物、医学等领域,通过改进设计、多功能组合和可持续性思维,水凝胶敷料的技术将不断革新,不断开拓新的应用领域,为社会带来实际的益处和改变。在未来,水凝胶敷料有望实现智能化,能够监测伤口愈合情况并按需发挥作用。这将为伤口修复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医疗领域的发展。

参赛感言

通过科普作品,能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水凝胶这一神奇材料,以及它在医药领域的重要作用。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还能提升公众对医药科技的认识和理解。希望我们有更多机会将这份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传递给更多人。

第十八届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南方医科大学)获奖名单

序号

获奖等次

作品名称

姓名

所在单位

组别

作品类型

指导老师

1

二等奖

科学“坐月子”指南:为新手妈妈解密严肃又实用的产后护理知识

李 舟、杨雯懿、陈钰焓、张 满

口腔医学院

高校组

平面作品

尔夏提·图尔荪

2

二等奖

水凝胶——伤口修复宝藏选手

朱倬贤

公共卫生学院

高校组

平面作品

林梦洁

3

三等奖

孕妈必看!妊娠期糖尿病:甜蜜背后的隐忧

白晓慧、段 睿

药学院

高校组

平面作品

周政政

4

三等奖

肿瘤放疗知多少,灭癌卫士显圣手

吴菲菲、全欣怡、林乐怡、林梓涛

第一临床医学院

高校组

平面作品

董忠谊、曹传辉

5

三等奖

维生素简单科普

张 乐

公共卫生学院

高校组

短视频作品

刘文华

6

三等奖

纳米酶:分子级革命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王晨骁、张 悦、黄诗怡、张艺瑾、刘泽一

公共卫生学院

高校组

短视频作品

余海浪

7

三等奖

跨越宇宙的浪漫——“低空经济”的星空启航

丁金成、骆沛霖

第一临床医学院

高校组

文学作品

/

8

三等奖

升维打印——从3D到4D

王丽涵、邓丹粤、黄子琳、王昭睿

第一临床医学院

高校组

文学作品

江千里

9

三等奖

有了它,还不与“一针见血”说拜拜?

王丽涵、邓丹粤、黄子琳、王昭睿

第一临床医学院

高校组

平面作品

江千里

10

优秀奖

和鸟一起飞向蓝天的,可能还有鹦鹉热

许宙行、张业勤、哈藤爱、平悦安

第一临床医学院

高校组

平面作品

李 婷、林玉英

11

优秀奖

男性健康的无声威胁:前列腺增生

商佳盈、刘洇彤、郭雪妮、赵静静、陈祉沣

第一临床医学院

高校组

平面作品

王 琼

12

优秀奖

记忆的流沙:走进阿尔兹海默症的世界

张译仁、梁国锐、何芷晴

第一临床医学院

高校组

平面作品

孟凡珂

13

优秀奖

纳米材料——纳米技术革新重塑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未来

傅相铭洋

第一临床医学院

高校组

平面作品

/

14

优秀奖

不死的癌症——克罗恩病

魏楚然、刘 晟、杜京名

第一临床医学院

高校组

平面作品

史蛟龙

15

优秀奖

跨越时空的医疗

范琦琪、洪楚雄

第一临床医学院

高校组

平面作品

/

16

优秀奖

“胆小事大”——胆囊结石的成因与危害

项 楠、黄东清、王 智、刘 丹

珠江医院

专业组

短视频作品

/

17

优秀奖

漫谈高尿酸血症

张 乐

第一临床医学院

高校组

短视频作品

刘文华

18

优秀奖

“镥”斩瘤剑,更待“核”时?

巫雨慧、陈予幸、粟睿、陶敏懿

第一临床医学院

高校组

短视频作品

齐永帅、向小乾

19

优秀奖

疯狂的石头

孙世波

南方医院

高校组

短视频作品

/

20

优秀奖

要突出,不是“腰间盘”突出

刘承融、冼伟波、伍志豪

第二临床医学院

高校组

短视频作品

岑水忠

21

优秀奖

科技力,种质资源的保护力

黄 悦

口腔医学院

高校组

短视频作品

罗佳欣

22

优秀奖

新质生产力之光: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医学影像发展

文 戈

第一临床医学院

高校组

短视频作品

/

23

优秀奖

饮酒与心绞痛救命药:揭开硝酸甘油有效性的谜团

罗 凯、江明慧、陈海兰、姜佩航

药学院

高校组

短视频作品

吴少瑜、吕 琳

24

优秀奖

“核”癌可清,“钇”鸣惊人——钇90树脂微球治疗肝癌

王晨兴、赖建铭、翁宇佳、列楚棋

第一临床医学院

高校组

短视频作品

齐永帅

25

优秀奖

鹦鹉热—“鸟儿”惹的祸?

许宙行、张业勤、哈藤爱、平悦安

第一临床医学院

高校组

短视频作品

李 婷、林玉英

26

优秀奖

手术中的赛博朋克——手术机器人

彭泽翔、苏晶焕、占雪怡

公共卫生学院

高校组

文学作品

贾洪霞

27

优秀奖

跨越距离的手术——远程机器人手术开启医疗新纪元

高 畅、席瑞琪、文 靖

护理学院

高校组

文学作品

张立力、杨智慧

28

优秀奖

“纳”刀霍霍向难关——小小纳米大大作用

林一涵、黄敏媛、叶永昊、范佳佳

第一临床医学院

高校组

文学作品

米志奇

29

优秀奖

“纳”刀霍霍向难关——小小纳米大大作用

林一涵、黄敏媛、叶永昊、范佳佳

第一临床医学院

高校组

文学作品

米志奇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