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院携手出版巨头打造国际期刊《交叉医学》,构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

时间:2025-04-21

作者:屈理慧 刘首娉 李硕

来源:南方医院

点击:

由南方医院与全球学术出版巨头Wiley联合创办的开放获取期刊《交叉医学》(Interdisciplinary Medicine,IMed),近日宣布被全球四大权威数据库DOAJ、CAS、Scopus及ESCI收录,并预计于2025年6月获得首个影响因子。这一突破标志着中国在交叉医学领域的高水平期刊建设迈出了坚实一步,为相关研究成果的全球传播搭建了重要平台。

据记者了解,该期刊涵盖医学与生命科学、工程、材料与化学等前沿领域的交叉研究成果,涵盖实验室医学、生物材料、人工智能健康科学等多个交叉学科方向。Wiley出版集团表示,将与南方医院紧密合作,共同将IMed打造成为世界一流期刊,推动交叉医学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发展。

填补交叉医学研究“出版空白”

“医学重大创新往往诞生于学科交叉,但这类研究长期缺乏专属发表平台。”IMed编辑部主任、南方医院检验医学科副主任司徒博教授直言痛点。

数据显示,中国科研人员目前每年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但在新兴交叉学科领域,高水平的国际期刊仍然相对缺乏。在科学引文索引(SCI)涉及的178个学科领域中,我国有49个学科领域没有一本科技期刊收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科建设的动力和国际指引。

机缘巧合,Wiley出版集团对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办国内首个交叉学科领域的国际期刊想法十分感兴趣,两者一拍即合,于2022年8月联合创办了开放获取国际期刊IMed,并于2023年1月份出版第一期。

IMed的诞生正试图破解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出版空白的困局,其内容覆盖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健康科技、生物材料、组织工程、影像与核医学、计算机生物学等前沿交叉领域,为这些领域的优质研究成果提供了重要的发表平台。

汇聚全球智慧,打造国际化学术高地

《交叉医学》期刊的国际化特色突出。“目前期刊是双月刊,每期大约有15篇文章。截至目前,10期已经发表105篇论文,投稿录用率约30%。”司徒博教授向记者介绍,“IMed论文投稿来源广泛,国内外的研究者发来不少交叉学科原创研究,尤其是‘医学+AI’、‘医学+材料’、‘医学+工程’方向。同时,期刊鼓励高水平综述、前沿观点、行业标准与指南类稿件投稿。我们也正在努力逐步提高国际作者与国际引用比例,预计2025年国际稿件占比达 30%-40%。”

据了解,期刊的编委成员由来自全球知名研究机构的顶尖科学家组成,确保了期刊的国际视野和高水平,荣誉主编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院士和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前教授担任,主编为南方医院郑磊教授。编委团队汇聚了来自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康奈尔医学院等国际一流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国内科研单位的杰出代表,充分体现了期刊的广泛代表性和国际影响力。

IMed期刊荣誉主编唐本忠院士在创刊启动会上指出,多学科交叉融合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科学创新的源泉。

“所有论文在线即获开放获取,创刊前三年免收出版费。”司徒博教授强调了期刊的开放政策及其旨在促进知识传播的办刊初衷。这一策略成效显著:近期发表题为“Artificial intelligence‐driven change redefining radiology through interdisciplinary innovation”的封面综述文章《人工智能驱动的跨学科创新重塑放射医学》已被全球多个机构学者引用,作者涵盖珠江医院、上海交大等多学科团队。

权威收录与未来展望

自2022年创刊以来,期刊已被DOAJ、CAS、Scopus、ESCI等多个权威数据库收录,并将于2025年6月份获得首个影响因子。对此,司徒博教授表示,“期刊的稳步发展不仅标志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后续将继续争取 SCI核心库(SCIE)收录,进一步提升国际地位。”

据介绍,IMed接受的投稿类型包括:研究性文章(Research Article)、综述性文章(Review)、通讯性文章(Short Communication)、观点性文章(Perspective)、立场性文章(Position Paper)等。

与传统医学期刊相比,IMed独特的交叉学科定位为中国科研人员开辟了一条新的国际学术交流渠道,也为中国主导的国际期刊树立了新标杆。

Wiley出版集团高级出版总监José Oliveira和Wiley中国区代表张晓雨博士对IMed也很有信心,“Wiley作为全球领先的学术出版商,在高水平合作期刊的创办和运营均有丰富经验,将致力于为合作伙伴IMed提供最佳出版服务,打造定制化的中国和全球营销和推广策略,助力IMed成为世界一流期刊,促进交叉医学领域的交流和发展。”

随着首期影响因子公布进入倒计时,司徒博教授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交叉医学》这个由中国创办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平台,吸引全球顶尖研究成果,共同推动医学科学的进步与创新。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