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9 日,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高端医疗器械”重点专项 《组合型生物人工肝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启动会召开。该项目由珠江医院承担,转化医学中心主任高毅团队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广东省医疗器械质检所等五家单位共同实施,项目致力于构建“医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体系,突破组合型生物人工肝系统关键技术瓶颈,推动其临床转化与产业化,为肝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更优治疗方案。

政产学研协同攻坚 破解肝衰竭治疗难题
该项目是落实《广东省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医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突破组合型生物人工肝系统的核心技术和临床转化瓶颈。
开班仪式由学校科研院副院长陈金源主持,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处长班武出席并讲话,广东省科技创新监测研究中心生物医药监测部部长潘子欣对项目管理办法进行详细解读。高毅汇报项目总体情况,各参与单位代表分别就技术路线、进度计划和预期成果等进行了介绍。珠江医院副院长张宏征表示,医院将全力支持项目落地,打造高端医疗器械自主创新的“广东样板”。
国际领先技术再升级 临床转化加速推进
高毅团队是我国生物人工肝领域领先的专家团队。围绕临床肝衰竭救治难题,高毅教授深耕组合型生物人工肝研究,带领团队研制了世界首台组合型生物人工肝脏体外功能支持系统,并首次提出生物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全程分层管理与治疗策略,使我国生物人工肝研发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相关成果于2022年获得广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充分体现了医院在重大医疗器械研发的技术前瞻性与临床转化的卓越能力。

本次启动的“组合型生物人工肝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是高毅此前承担“十一五”、“十二五”国家863计划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延续与深化,是破解临床多器官功能衰竭救治难题的关键项目。此次获得省级财政支持,体现了广东省对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战略布局考量。项目有望早日推出安全、有效且患者可及的医疗产品,助益广大肝病患者,更为我国医疗科技自主创新贡献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