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毫米级战场”的利剑:手术刀、基因剪刀与科普扬声器

时间:2025-09-26

来源:南方医院

点击:

在神经外科领域,脊髓脊柱疾病关乎患者“生命线”,胶质母细胞瘤更是预后极差的“难治之症”。南方医院神经外科二科主任陆云涛始终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个生命,既凭借精湛显微技术为脊髓脊柱疾病患者修复“脊梁柱”,又深耕科研破解胶质母细胞瘤治疗难题,用担当践行医者承诺。

施精微手术:救瘫痪学子,重续生命希望

陆云涛年手术量超450台次,且多数聚焦脊髓脊柱疾病。早在2010年,他便赴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系统学习相关诊疗技术,结合多年颅底手术积累的显微操作功底,能精准开展微创治疗。

曾有一位年轻患者,突然出现下肢瘫痪,无法行走。经过检查发现,原来脊髓长了一个脂肪瘤,不仅导致瘫痪,还引起了脊柱严重后凸畸形和脊髓空洞。由于脂肪瘤与脊髓无边界,手术难度极高,陆云涛团队通过精细显微解剖,在保护神经基板的同时完整剥离瘤体,通过钉棒加压矫形,纠正了脊柱后凸角度和脊髓成角,一期完成内固定与生物力学重建。术后患者经康复训练恢复正常行走,重拾大学生活的希望。

攻科研难关:探胶质母细胞瘤,拓诊疗新路径

面对脑和脊髓胶质母细胞瘤这一预后最差的原发恶性肿瘤,陆云涛多年深耕其放化疗抵抗机制与增敏治疗策略研究。他深知,即便采用国际标准方案,患者总体生存期仅14个月,肿瘤术后易因基因组、蛋白组变化产生治疗抵抗。

为此,其团队从三方面突破:一是研究肿瘤基因表观调控机制,发现关键分子通路与靶点并推进药物开发;二是基于肿瘤分泌蛋白筛选治疗敏感性预判指标;三是探索脑肠轴中肠道微生物对肿瘤免疫、发展及治疗抵抗的作用。他期望通过成果转化,凝练更优治疗策略,提升患者治疗敏感性,改善胶质母细胞瘤诊疗现状。同时,自2019年起,他还开展系列科普讲座,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及时干预,避免因误诊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临床诊疗、科学研究和应用转化三者并重,陆云涛从未止步于单一维度的探索:他以临床需求牵引科研方向,用科研成果反哺诊疗升级,再通过科普与技术推广让成果惠及更多患者。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