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双阶段”荧光导航技术,胰腺疾病微创诊疗再添“珠江数智方案”

时间:2025-10-13

作者:林文俊

来源:珠江医院

点击:

针对慢性胰腺炎及胰头肿瘤治疗中保留器官完整性与微创化的临床需求,珠江医院肝胆一科主任杨剑团队创新提出 “双阶段”荧光导航技术,实现了胆管和胰腺细小动脉的清晰显影,为外科医生提供了实时的术中可视化导航和决策支持,有效减少LDPPHR术后胆道并发症和十二指肠血供障碍的发生率。

吲哚菁绿(ICG)荧光作为一种可以实时显影胆道和血管的导航技术,是辅助LDPPHR精准执行的有效手段。由于ICG成像质量与注射剂量及时间密切相关,若仅凭术者经验性用药,胆道显影易受到背景组织紊乱的荧光信号干扰,导航价值受限。杨剑教授团队在前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中证实,麻醉诱导时注射极低剂量(0.05mg) ICG的方案能够在实时增强显影胆道的同时降低周围组织背景荧光的干扰(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2025;240(3):245-253)。在此研究基础上,团队将“双阶段”荧光导航技术应用于LDPPHR:第一阶段在麻醉诱导时注射0.05mg ICG用于胰头切除过程中实时显影胆总管,避免胆管损伤;第二阶段在胰头完整切除后静脉注射5mg ICG,增强显影胰头动脉弓走行,实现对胆道与十二指肠血供完整性的保护和确认。该策略为LDPPHR的精准、安全执行提供了新的可视化导航方案。

相关成果发表于外科学顶级期刊《Hepatobiliary Surgery and Nutrition》上,为微创胰腺保功能手术的精准执行再添“珠江数智方案”。杨剑为唯一通讯作者,林文俊为第一作者。

“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近年来,杨剑团队在数智化微创胰腺外科领域不断探索,将人工智能、增强现实导航、分子荧光影像等前沿技术与胰腺微创诊疗实践深度结合,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创新技术并拿下多项“国际首例”:率先采用全息影像技术导航完成难度极高的全腹腔镜下联合腹腔干切除的胰体尾癌根治术;利用胰岛素瘤的ICG荧光动态灌注特征,为胰岛素瘤精确定位和微创剜除提供了新方法,拓宽了ICG荧光影像技术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应用场景。研究成果陆续发表于《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等外科领域顶级期刊,并受邀在美国外科医师学会临床大会(ACSCC2025)上作会议报告,为胰腺微创外科贡献了“珠江数智方案”。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