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xcb@smu.edu.cn

联系电话:020-61648099

科研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三附属医院黄彬团队在骨质疏松症发生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时间:2022-10-24     编辑:张淼   点击:
新闻摘要: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方网站报道了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二科黄彬团队在骨质疏松症发生机制方面取得的进展。研究成果以“衰老皮肤胱抑素-A分泌减少导致增龄性骨丢失(Skin chronological aging drives age-related bone loss via secretion of cystatin-A)”为题,于2022年10月6日发表在《自然·衰老》(Nature Aging)期刊上。皮肤角质细胞分泌胱抑素-A(Csta)调控骨代谢的作用模式图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退行...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方网站报道了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二科黄彬团队在骨质疏松症发生机制方面取得的进展。研究成果以“衰老皮肤胱抑素-A分泌减少导致增龄性骨丢失(Skin chronological aging drives age-related bone loss via secretion of cystatin-A)”为题,于2022年10月6日发表在《自然·衰老》(Nature Aging)期刊上。

皮肤角质细胞分泌胱抑素-A(Csta)调控骨代谢的作用模式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可引起患者致残和死亡,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我国目前约有9000万骨质疏松症患者,主要分布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群。临床研究发现,许多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存在着皮肤厚度的改变,提示皮肤衰老与骨质疏松之间存在关联。

该团队研究发现,老年小鼠的表皮厚度与骨量成正比;诱导年轻小鼠表皮发生早衰,可导致其骨量减少。表皮角质细胞分泌的胱抑素-A(cystatin-A,Csta),在骨髓中含量丰富,可调控成骨、破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当小鼠特异敲除角质细胞Csta后,其表皮变薄、骨量减少。分子机制研究发现:皮肤来源的Csta进入骨骼后,通过与成骨和破骨前体细胞内的Rack1受体结合并激活Src激酶,从而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维持骨代谢平衡。该团队还通过药物筛选发现,卡泊三醇可显著刺激表皮角质细胞表达和分泌Csta,皮肤外用卡泊三醇可有效缓解老年小鼠的骨质疏松进展。

该研究不仅揭示了皮肤衰老促进骨质疏松形成的分子机制,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了潜在靶点,还丰富了骨外器官调控骨代谢的理论知识。

最新文章

南医人

更多>>

【护士节】中西医结合医院周瑾:把职业当成热爱的事业干

周瑾,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部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她以丰富的学识、精湛的技术挽救众多患者生命;她用学科前沿知识,做好全院教学培训工作;她深入防疫第一线,分批次调度5294人次。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白衣天使和共产党员的神圣誓言。业务科研“两手硬”的“全能选手”扎根临床27年,周瑾早就练成了一名业务、科研“两手硬”的“全能选手”。作为广东省中医药局十三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负责人,她秉持“护士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理念,...

【更多】

【护士节】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杨硕:我为我的工作感到骄傲

2023广州庆“5·12”国际护士节暨广州百名好护士颁奖典礼近日举行。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杨硕被评为2023年“广州好护士”。重症医学科(ICU),每逢节假日就是医护最忙之时。今年“五一”期间,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组长杨硕又是在值班中度过。他所在的ICU还是珠江ECMO救治中心,每天都要备班,24小时待命。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心肺”,因一次次成功救治危重症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而走入大众视野,被冠以“魔肺”...

【更多】

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