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子】周文琪:逆风成长,请耐心等待

时间:2015-03-13

点击:

    周文琪,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第一临床医学院2009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

    “总有那么一天,我们会逃,我们会走向北方或者南方,或者走向我们自己。”这是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里一句话,从高中第一次看这本书,这句话我就一直印在我脑海,一直告诉我,总有一天我们会找到想要的自己。


只要你敢面对,你其实可以


    大一,懵懵懂懂就换上了军装,坐了一夜火车去了国防科技大学。从高三紧张的生活里挣脱,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阶段。一直像老师们说的,不仅是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也是普通大学生到一个军校大学生的转变,一切都那么不一样了,难以想象的军校生活就这么拉开序幕,从雷厉风行下楼集合军训到喊不完的热血口号,从匆忙的洗澡吃饭到一年四季永不间断的早操和队列,不得不说,那时的我们成长了很多。一直念家的我,没有想到被忙碌劳累的军训“逼迫”着变得很勇敢,竟然不再那么爱哭。没有了家庭这样坚实的港湾,军校的团结生活竟然给了我最大的安慰。
    军校的生活和从前期望的大学生活很是不同,那时叛逆的我们必须学会服从,从小孩子长成了大孩子。我居然喜欢上打靶,喜欢军校的生活。后来进入了队列班,压力很大,以前的我总是喜欢默默的一个人,这次要代表全队去比赛,我很害怕,后来在教导员和区队长的鼓励下我认真的加入训练,作为女生队列班的我们很是骄傲。军训结束后,我被教导员选为了我们班的班长,说实话,当时的我是不太情愿当班长的,因为不自信,不敢担起这个责任。其实后来一切并没有那么可怕,我们不能逃避,总要去面对一些该有的责任,于是我开始好好做个班长,班员也有不配合的时候,带队时大家也有懒散的时候,但是我一直没有放弃。那两年里,我认识到原来我也可以领到着一群同学好好的经营着我们的生活,其实只要你想,很多事都可以给你一个应有的结果。别人可以,我也可以。当然我也有很多遗憾,刚入学的我是那么不自信,不敢去竞选,所以没能参加我们医学队特征性的组织:红会和义工。所以我只能在班长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留有遗憾也让后来的我更加知道自己争取的重要。后来我自学了计算机C语言,通过了计算机2级,并在前两年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
 

坦白自己,才能获得释怀和成长


    很快两年过去了,从国防科技大学又回到了南方医科大学校本部,脱下军装,竟然很是不舍,我想大概人就是这样,开始再挣扎抗拒的环境,到了离开的时候,竟然也是这样不舍。
    初到校本部,我是很排斥的,觉得很不适应,那段时间维持了大半年,那时我很困惑很崩溃,觉得压力很大,甚至觉得学医是条错误的道路,总是不能静心学习。有一天爸爸来电话,我跟他说了我的困惑,爸爸告诉我,以前他觉得希望我们成绩好,现在他觉得学习成绩好其实并不重要,人最重要的还是健康和开心,他希望我可以很开心很健康的成长,那天是我第一次和爸爸聊那么久电话,第一次跟爸爸聊得我泪流满面,其实也是我第一次跟爸爸坦诚我的心事,这样的坦诚换来了我和爸爸之间的温暖,爸爸也很欣慰我愿意跟他说那么多,于是我开始真正理解父爱深沉的道理。其实离开家,我们就像飞上天的风筝,父母在家里远远的望着我们,害怕我们断线,害怕我们迷航。飞上天的我们,也不能忘记回头望望家里的父母,我们的成长毕竟是伴着他们的苍老。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大四那年,外婆去世了,我最大的感受是我的妈妈没有妈妈了,那天送外婆回家的急救车路上,我脑子全部放空了,我不知所措,人真的是可以说走就走,在放空的那几天,我突然发现上了大学和家里联系就越来越少,果然是从此和家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人也许是可以一夜长大,所谓的长大后,我们更需要把想做的履行成事实,将我们的亲情做成最美好的标本,永远留在心中最珍贵的角落。
 

不参与,就不会有收获


    慢慢地我就融入了校本部的生活,学习和生活也逐渐步上了正轨。从开始后悔选择医学专业,慢慢认识到医学这个专业的实用性,这种能够学以致用的感觉真的很好,必须要学好基础临床知识,进入临床以后才能熟练运用我所有的知识,不让这几年的学习白费。在同学们以及师兄师姐的提点下,我一直都没有放松书本知识的学习,所以一路走来算是有了回报,获得了2010年、2012年、2013年优秀学生奖,并获得了一次一等奖学金,两次三等奖学金,付出有收获的感觉更加鼓励我不能懈怠。
    回到本部后我加入了学校科协组织,担任了宣传部副部长,在大五学年里发表了基础学术论文,并且在自己的努力下,终于把英语六级的成绩达到了自己的期望值,得到了584分,意外之余,让我再次感觉到只要你肯努力,你总是可以得到你想要的,所以失败一次绝对不是放弃的理由,如果我六级第二次考试502分比第一次还低就让我放弃了,我一定收获不了这次的成绩,专业学习成绩也取得了第一,通过了计算机3级考试,还参与了紫禁城“2013面向患者的用药指导”的编写,参加了英文病例讨论,参加了“青草依依”、献血等公益活动。虽然我的参与欲望还是不够强烈,但这种逐步的成长过程总是慢慢积累出来的,小小的一次成功足以鼓舞我们走下去,不参与,就不会有收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所有的事情重要的是一种参与感、融入感。我学会了做一个开朗的人,和大家分享我的生活,我的经历,只有融入一个集体,你才能爱它,才能在这个集体里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在这个团体里生活得更加怡然自得。
 

成长是生命的试探,需要耐心等待


    时光飞逝,老老实实作为“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大学生的五年不经意间就这样结束了,看着书架上整齐排列的教科书,回想这一路踏实的每一步,心中感慨颇多。这不是一个终点,而是另一个崭新的开始。
    接下来的生活就开始脱离课本了,刚入临床的我再次变得懵懂生涩,害怕犯错,临床和基础知识的联系才是我真正要学会的东西,完成了这个转变,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到了临床,才懂得更需要的是灵活,思维,谨慎和负责,毕竟我们担起的更是关于生命的责任,这个职业的神圣感让我慢慢开始爱上这个行业,从排斥到接受到投入,我很满足于这一路以来的心理改变,我开始想成为一个真正能救治病人的医生,我开始看到了我的路,所以人不会一直迷茫,走着走着你就看见自己了。
    我们一直奔跑着,仿佛没有尽头看不清未来,我们走南闯北,就是想要追寻一个想要的自己,我们也是一个个风中的孩子,有不同的归属,到哪里,就生根发芽。反复尝试,反复参与,反复追求,反复试探,哪条路才是我们想要的,走着走着就知道了。我不是一个有大梦想的人,我只想慢慢走着,就能看见自己,一个想要的自己。
    学医就像长跑,我享受这个奔跑过程中为自己而活的快感,就像村上春树说的那样,“当你不顾一切地坚持跑完,便觉得仿佛所有的东西都从躯体最深处挤榨了出来,一种类似自暴自弃的快感油然而生”。在辛苦的学习中,我也是喜欢上了跑步,从五公里到十公里,这不仅是一项简单的运动,更是对毅力的一种磨练。好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给我的外科梦奠坚实的基础,有能力去服务更多的患者。每次跑步都可以放空自己的大脑,思绪可以跑到很远的地方,仿佛昂首挺胸地一直跑下去,我就可以追上前面那个想要的自己。
 

周问淇.jpg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