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好人】我校4人获评“广东好人”

时间:2020-09-15

作者:黄瑶

来源:珠江医院、三附院、五附院、顺德医院

点击:

近日,2020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名单公布,我校4人光荣上榜,他们分别是: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吴锡平,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张达成,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陈毅飞,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邓晓龙。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树道德典型,弘扬传统美德,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开展了2020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评选活动。经各地各部门推荐、专家评审、网络公示,127名同志荣获2020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称号。

吴锡平:援鄂59天,一边害怕一边勇敢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2020-9-11 2020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珠江医院\3.jpg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他主动请缨上前线,在大年三十万家团聚之夜,逆行驰援武汉。从除夕夜奔赴武汉,近两个月的坚守,吴锡平所在病区的80张床位有100多位患者好转出院。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工作15年来,他始终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从未发生过医疗差错事故,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他就是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吴锡平。

爱岗敬业 医者仁心 守护生命健康

参加工作15年来,吴锡平始终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他爱岗敬业,廉洁自律,文明行医。他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不分节假日、全心为患者服务。他自掏腰包,为身患胃癌、备受疼痛折磨的老红军购买MP4,下载励志歌曲激励老人勇敢面对疾病,他给因减肥导致严重营养不良的小女孩讲小故事里的大道理,他为过年没有准备食物的老人订餐,他常常在查房之余和患者唠家常,扫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和疑虑……多年来他用医者仁心守护生命健康,不仅医“身”更做到了医“心”。从医15年来,从未发生过医疗差错事故,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被病人和上级医生称为“活雷锋”。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2020-9-11 2020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珠江医院\1.jpg

言传身教 带领学生 勇夺国赛一等奖

作为一名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师,吴锡平非常热爱教学工作,重视教学传承。他是学生最喜欢的带教老师之一,被学生称为“男神教师”,科室的学生教学宣传留言墙上,是满满的赞扬。他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2016-2018年连续三年作为核心带教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不断突破屡获佳绩,2017年获华南赛区特等奖、全国赛一等奖,实现了学校在全国技能大赛中的新突破。

真诚奉献 播撒爱心 坚持义诊帮带

作为省医学会呼吸分会间质病学组秘书,吴锡平协助组长在清远、中山、阳江、南沙、韶关等地区举办医学直通车,提高基层医院医生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他积极参与科室医疗联盟活动,定期通过讲座、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方式对20余家基层单位进行技术帮扶。他积极参加各种义诊活动,还定期到沙园社区进行坐诊,把技术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2019年5月,他随广东省教科文卫工会赴贵州锦屏县开展助力脱贫攻坚职工志愿服务,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勇敢逆行 生死守望 助力抗疫夺“冠”

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国肆意蔓延,吴锡平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加了首批援助武汉医疗队。除夕夜万家团聚,他却义无反顾选择与家人别离,勇敢逆行,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与病毒抗争,与时间赛跑,用热血守护生命,筑起防疫的青春长城。援鄂的59个日日夜夜,对吴锡平来说,每一天都刻骨铭心。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本应见惯生死,但在远离家人的武汉一线抗疫现场,想起还不到2岁的小女儿,他也忍不住有害怕的时候。然而,他说,武汉需要我们,病人更需要我们,身为一名医生,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们责无旁贷。

隔离病房有欢笑。吴锡平所在的汉口医院作为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病人量大、病情重,工作压力非常大,常常每天不吃不喝工作十几个小时。尽管如此,有吴锡平在的隔离病房还是会传来病人的欢笑声,而此时的欢笑是温暖更是力量。整日全副武装得连眼睛几乎都看不清,想不到还是能被病人清楚的记住,患者那句“我只认你啊吴医生”,是多么重的信任和托付。长时间戴护目镜和N95口罩,脸上起了水泡,鼻梁有了压疮,但看着一个个重症病例不断好转、出院,吴锡平觉得身体累,心却踏实。他说:“我们是来战斗的,身上怎能没点伤!”

爱心推车送温暖。汉口医院的病房开始实施无陪人政策后,患者的一日三餐由医院统一配送,吴锡平查房时无意中听到有病人提到特别想吃苹果,就从自己的住处主动给隔离病房的患者带水果等食物。在他的带动下,医院医疗队员们已经不自觉养成了习惯,每次上班时都会拎着食物,装到治疗车上让病房的患者们挑选。隔离不隔爱,“爱心小推车”送来的水果牛奶小食物,为长时间隔离的患者送上了三餐之外的抚慰,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爱心礼包进社区。当了解到当地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物资短缺的情况后,作为医院支援武汉疫情防控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的支委,吴锡平和队友们将自己省下来的各种物资捐给了他们。这些“爱心大礼包”中有牛奶、方便面、麦片等食品,纸尿裤、暖宝宝、洗手液等生活用品,还有口罩、护目镜等医用防护物资。捐出的几十箱物资被送往3个社区和1个发热门诊。

抗疫经验入课堂。停课不停学,身在战疫一线的吴锡平时刻牵挂他的医学生们,掌握一手诊疗经验的吴锡平以《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为题,通过战“疫”云课堂在武汉开讲,让医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到前线医护人员的工作,把疫情变成鲜活的教材。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2020-9-11 2020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珠江医院\4.jpg

从除夕夜奔赴武汉,近五十天的坚守,吴锡平所在病区的80张床位已有100多位患者好转出院,他的抗疫日记和事迹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广东卫视等多家媒体和“学习强国”平台等宣传报道累积80多次。

张达成: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医务人员是堪当大任的

说明: 2 日常工作照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张达成以全广东最年轻医疗队长的身份,带领16名青年医护人员星夜奔赴武汉,驻扎在了离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最近的汉口医院,在疫情的风暴眼、主战场,与新冠病毒展开生死较量,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扬。

年轻队长,逆行出征

张达成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最小的孩子刚满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的骨干,张达成迅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得知医院正在紧急组建援鄂医疗队的消息后,他自告奋勇坚决请战,最终得到医院批准,担任医疗队的队长。

说明: 抗疫照(出征武汉) (1)

跟随他并肩作战的伙伴们同样也是一批年轻人。在这支医疗队伍中,“80后”5人、“90”后11人,平均年龄不足30岁,35岁以下的队员占比88%以上,是一支名副其实的战“疫”青年突击队。在当时全国已有2000多医护人员被感染,并不时有医护人员牺牲、且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最汹涌肆虐的时候,他们誓以青年之志,护全国百姓平安,在抗疫主战场与疫魔较量。

并肩作战,阻击疫魔

在刚抵达武汉初期,这支年轻的医疗队就面临着防护物特别紧缺、感染压力十分巨大、救治形势极度严峻、工作强度骤然加剧等困难。面对高传染性、高传播性和高毒力的新冠病毒,为激发队员斗志,张达成申请打头阵,在广东省第二批援鄂医疗总队中率先进入病房开展救治工作,不仅有效起了带头模范作用,也为他所带医疗队的后续医疗工作进行了“探路”。

接手时,病区就有62个新冠肺炎患者,60%以上的都是重症病人,超过70%的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其中最大年龄94岁。这些患者很多都不能生活自理,且内心恐慌。自从张达成带领团队接管了这个病区后,医疗队便全身心投入到对患者的科学救治、生活护理和心理疏导上,让病区的新冠肺炎患者感受到安心、暖心、舒心。截至关闭病区,张达成带领团队累计收治病人共189人,其中危重患者159人(危重型28人,重型131人),治愈出院患者148人。

舍生忘死,抢夺生命

在汉口医院的55个日日夜夜,张达成最大的喜悦莫过于从死神手中把患者抢救回来。54岁的方先生因病情严重,入住汉口医院ICU,医疗队抵达后便由张达成主管。当时,患者的病情状况很差,胸部CT提示双肺大面积磨玻璃样病变,在吸氧状态下半卧病床时指脉氧饱和度仅勉强维持在93%。当时汉口医院重症监护室已经先后有3位患者病亡,给方先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恐慌,时时刻刻都被死亡的恐惧所包围。张达成安慰方先生:“你一定要坚持下去,我会一直盯着你,不用多想,我一定把你救回来!”这句承诺让方先生心安了不少,也开始积极配合治疗。随后张达成便四处“刷脸”,终于找来氧气机和含储氧袋的吸氧面罩辅助治疗,将患者指脉氧饱和度升高至98%。不到一周时间,方先生复查胸部CT提示原来的肺部病灶已经比之前吸收减少,经过张达成和团队精心治疗一个周后,他得以痊愈出院。

说明: 抗疫照(不分日夜地搬运氧气瓶来为病人提供氧源)

有人夸赞张达成是一个英雄,而他却并不这么认为,“不过是有责任感、有情怀,对人民有感情罢了。责任感强、有情怀、对人民有感情的知识分子才能在关键时刻沧海横流,成为中流砥柱。得益于组织的培养、信任和支持,我有机会经历这一次抗击新冠疫情的检阅,个人的意志品质得到了磨砺,专业技术本领也在抗疫实践中获得增长。我们也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医务人员是堪当大任的!”

陈毅飞:哪里有需要,我就到哪里去!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640.webp.jpg

逆行而上赴前线,勇挑重担敢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陈毅飞主动请缨写下请战书,要求到湖北支援。经过批准,他随医疗队到达湖北荆州后,主动申请到重症及危重症病区工作。抗疫期间,他担任重症及危重症救治组组长,所在的医疗团队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00余人,其中重症及危重症患者60余人。因为工作表现突出,得到前线临时党组织批准火线入党,光荣地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在荆州执行支援任务时,演员邓超通过电影频道《战疫故事》栏目连线陈毅飞,并演唱了一段《奔跑》送给他,并感谢所有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追逐雷和闪电的力量,把浩瀚的海洋装进我胸膛,即使再小的帆也能远航......”逆行的人并非生而强大,只是炙热的心中有着深深的责任,正如这句歌词一样,陈毅飞凭着用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职业担当在行医的这条路上依然勇敢向前奔跑,不断探索学习,为守护大家的健康永不止步。

驰援湖北荆州的40多天,为他的人生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他上了宝贵的一课。从刚抵达荆州时的静寂与荒凉,到离开时已是春暖花开、复工复产之日,让他深刻地感受到活在当下的美好,也更让他感受到伟大的中国力量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段终身难忘的战“疫”经历,成为他弥足珍贵的人生经历和宝贵财富。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640.webp (1).jpg

见义勇为不留名,弘扬美德暖人心

2019年11月份,陈毅飞看到街头发生一起车祸,摩托车司机倒地不起,此时正好一家医院的救护车赶到现场,他立即上前协助抢救,事后默默离开。同年12月,他看到一位老人被小车撞倒后,挺身而出,对伤者全力抢救。患者家属经过一个多月辗转打听才找到他,亲自到医院送来锦旗和感谢信,感激他的医者仁心。“经过两次事件之后,我从网上购买了一套紧急抢救工具,常备在车上,以防万一。”陈毅飞认为,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是不分时间地点的,而这是医者的一份与生俱来的职责。

参加工作近10年,陈毅飞兢兢业业、积极主动,与同事相处融洽,对待患者耐心友好,多次获得单位优秀员工荣誉称号,多次获得患者赠送的锦旗和感谢信,在今年还获得从化区劳动模范和从化区“最美孝子”的称号,是领导心中的好员工,同事心中的好搭档,患者心中的好医生。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640.webp (2).jpg

邓晓龙:37度的温暖医生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640.webp (7).jpg

“曾经有人问我,作为一名内分泌医生,为什么要主动报名去武汉支援?我想在每个人心中,都会存有一丝英雄情结,就像我们看过的电影《超人》,主人公总是在危难时出现,帮助人们摆脱困境,所向披靡。那么作为一名医生,我的英雄情结就是治病救人,解除患者的病痛。”这是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佛山市第二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队长邓晓龙博士荣获2020年顺德好医生特别贡献奖的感言。

邓晓龙在医院的日常

内分泌与代谢科刘玲玲护长回忆说:“记得邓晓龙主管的一个糖尿病足患者2020年春节前出院,但伤口未好,年初一开始患者隔天来医院换药,他都是自己回科室亲自给患者换。”“疫情开始后,患者不能来医院期间,他多次上门为患者换药。邓晓龙2月10号出发湖北后就把这个工作交给了我,再三叮嘱我照料这位患者的注意事项,还在线指导家属换药。”

邓晓龙在糖尿病足治疗上有着独特的见解,在专科治疗上有很深的造诣。他从武汉回来,首先组建成立了“糖尿病足MDT”,经常利用班后时间组织医护人员业务学习、病例讨论。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640.webp (4).jpg

“暖男”医生收获众多粉丝

他一直被大家叫做“暖男”,像兄长一样照顾患者、同事。

“内分泌科专业,面对的大多是慢性病患者,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更要有耐心和恒心、不厌其烦的为其反复宣教、反复指导,督促其生活行为的改变,从而达到血糖的稳定控制。”邓晓龙说,“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能做的,是在病人每一次需要我们时,第一时间出现在他们身边,在他们需要时,时刻关注着他们。病人把自己交给了我们,我们就必须用最认真的态度去面对,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都不能懈怠。而他们的信任,是我们作为医生最大的安慰。”

身为一枚“暖男”,邓晓龙收获了满满的“糖粉”,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给邓医生诊治的过程中,与邓医生成为了超医患关系的朋友,成为他的“粉丝”。

下班了,劳累了一天,他仍不忘和同事一起参与到科室的爱国卫生运动。

除了对患者暖心,邓晓龙和同事们也能“打成一片”,他那“杠杠的”教学方法也深受学生欢迎。在繁重的临床工作之余,他积极参加实习生与见习生的带教及授课;在临床教学中,他秉承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到一视同仁,他又会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带教方法。

“很有耐心”是学生们和护士姐姐对他用得最多的评价。他们会经常通过手机或微信向邓晓龙请教一些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他都会耐心的解答。

这一位默默无闻的低调“暖男”,在患者心中是贴心的守护,在同事眼里是可靠的“老师”,他无愧于“好人”这个特别的荣誉,他就这样,静静地温暖这一方土地......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640.webp (5).jpg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