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播电视台】青年医学家何懿——风湿免疫治疗先锋 科普解锁健康密码

时间:2025-03-05

点击:

本期主角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何懿

风湿免疫治疗先锋

何懿医生从医15年来,一直在风湿免疫科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炎症小体以及细胞死亡模式在风湿免疫病发病的机制。他经常遇到从其他医院辗转过来的风湿免疫病患者,而绝大多数患者对风湿免疫的了解,还停留在老年人的腰酸腿痛、类风湿关节炎上,当身体出现了免疫疾病后,不少患者没去对应科室求诊,从而导致治疗的缓解率受到严重影响。

科普解锁健康密码

在广东地区,得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较多,这与长期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为了能让更多的人远离高尿酸,何懿医生做了大量的医学科普工作。他曾连续出版了三部医学科普书籍,还获得了广东省医学科普奖。

他还借助新媒体平台,打造了网络名称叫做“何懿医生”的个人IP,全网粉丝近300万,浏览超5亿次;何医生为他的个人IP设计了一个响亮的口号,“科普疾病小知识,传递健康大能量”。

用心做服务群众的科普

何懿医生说:“对自己而言,所有的医学科普都是为了服务病人,都应该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现在倡导全民健康,医学知识的普及可以极大提升全民的健康素养,这项工作是非常有价值的。”

医生介绍

何 懿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分会委员

《医学参考报》风湿免疫专刊青年副主任编委

.

大医生科普脱口秀

有人认为,和痛风患者在一起,代表要照顾一个时不时痛风发作的病人,工作生活大受影响;还有人担心痛风会遗传给下一代。那么,这些怀疑到底有没有医学根据?痛风能不能治愈?会不会遗传呢?本期节目给大家科普痛风的防治。

来到节目的“大医生科普脱口秀”版块,何懿医生为大家科普有关痛风的知识。

何懿医生 门诊时间

周一 周二 周四

(上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风湿免疫科

Q

与痛风患者结婚,真的会影响正常生活吗?

A

痛风一旦发作起来,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得到缓解。在这个缓解阶段,确实是双方感情的一次考验。

痛风会遗传吗?

痛风可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原发性痛风是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它的发生、发展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也就是说,痛风会遗传,但只是少部分人会遗传,遗传因素是导致痛风发作的其中一个因素。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环境、饮食和生活习惯来预防痛风。

引起痛风的原因

一两次的痛风发作不需要太紧张,这也不代表一辈子都不能再吃烧烤、喝啤酒。要享有烧烤和啤酒的自由,先要了解痛风发作的原理。

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血液里的尿酸浓度太高,就引起了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有10%以上会发生痛风性关节炎。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尿酸的产生和排泄维持着动态平衡;当尿酸生成过多或者排泄减少,平衡被打破,人体内的尿酸值就会升高。

长期的高尿酸血症导致了尿酸盐在关节、肾脏等器官沉积,尿酸盐的结晶几乎都是针状型。所以,尿酸盐的结晶很容易破坏关节局部滑膜细胞、免疫细胞,引起关节炎症,进而引起关节红肿热痛。

高尿酸血症比例值

男性血清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

女性血清尿酸水平超过380μmol/L

痛风为什么会“重男轻女”、年轻化?

女性尿酸水平偏低,和女性雌性激素水平有关。雌激素有促进尿酸从肾脏排泄的作用,肾小管重吸收尿酸减少,从而降低尿酸水平。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痛风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痛风的首次发病年龄却持续下降,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出现痛风。

这和年轻人过度摄入高能量、高嘌呤食物,偏好含糖饮料和甜品相关。压力太大,烟酒不断,生活作息不规律,运动量少等,是年轻人得痛风的主要原因。

痛风能治愈?

如何预防?

只要坚持规律治疗、饮食控制、生活方式调整,一部分痛风患者可以完全治愈。所谓的治愈,就是达到完全停药,血清尿酸正常的状态。另外,绝大部分患者也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完全缓解。

预防痛风的发生,要做到以下几点:

控制饮食

1、尽量不吃高嘌呤食物:比如部分海鲜(不是所有海鲜的嘌呤含量都高,例如海参的嘌呤含量很低)、动物内脏、老火汤以及火锅等;

2、尽量避免饮酒。

健康的生活习惯

1、多喝水:每天喝2000ml以上,最好能达到3000ml。

2、规律、适量的运动:每天15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可以显著降低痛风患者急性发作的概率,还能延长寿命。但需注意,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及运动后关节受凉。剧烈运动和关节受凉都是诱发痛风的重要原因。

3、减肥:体重的下降,也对降低尿酸有益。

4、规律的饮食和作息。

5、戒烟:不管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二手烟,都是痛风的危险因素。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