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DeepSeek辅助精准植入双电极六靶点脑起搏器

时间:2025-03-10

作者:通讯员:韩羽柔

点击:

3月6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团队成功完成一例基于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辅助的双电极六靶点(单电极异频)精准调控手术,为一名复杂症状的帕金森病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手术通过精准的AI术前评估和八触点神经刺激系统的创新应用,在国内首次实现单电极路径同步精准覆盖三大核心靶区,以异频刺激技术同步改善患者运动症状与冻结步态,为复杂症状的帕金森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AI辅助定位 制定个体化方案

珠江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郭燕舞介绍,帕金森病是全球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蜜月期过后,需结合DBS手术治疗(在脑部植入电极,俗称“脑起搏器”)才能达到较好的临床症状改善。以往,电极对单一靶点的刺激难以全面应对帕金森病的复杂症状谱,且术后程控复杂度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珠江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团队应用新引进的DeepSeek多模态分析模型,通过智能融合患者临床数据、影像学特征及电生理信号,从而精准定位患者个体化调控靶点。

术前,电生理团队利用AI运动评估系统进行智能评估,确认这名患者符合“运动症状—冻结步态”混合表型,其震颤、僵直等运动症状对高频刺激敏感,而冻结步态则需要进行低频刺激调控。以往的单一靶点刺激,就无法同时缓解这两种不同症状。因此,珠江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团队创造性提出“双电极六靶点”布局方案,借助八触点电极,通过单侧电极异频刺激实现多症状同步干预。

手术实施:多靶点协同干预

术中,珠江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学术带头人张世忠教授将电极精准植入预设靶点,并通过术中电生理监测实时验证触点位置。“传统DBS手术对冻结步态等轴性症状改善有限,此次尝试通过单侧电极异频调控多靶点,为同时存在运动症状与冻结步态的患者提供了更精准的治疗选择。DeepSeek模型的辅助也提升了术前规划的精准度。” 郭燕舞介绍说。

据悉,目前,珠江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已计划将该技术纳入复杂症状帕金森病研究项目,并计划进一步开展更多临床研究,推动该技术向肌张力障碍、癫痫等疾病领域拓展。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