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日)是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数据显示,全球每100个儿童中,大约有1到2名被诊断为孤独症。有临床专家指出,这群来自来自星星的孩子,接近50%有特殊能力或兴趣。

唐先生的女儿在一岁多的时候,突然出现语言障碍,经诊断确诊为孤独症。“她本来一岁多的时候很活泼的,很招人喜爱的,当时她已经会喊爸爸妈妈,一岁还好好的,突然来这么一下,我们作为父母当时是很难接受的,但很难接受也要接受,也要面对。”唐先生在一年后回忆确诊时的场景,依然哽咽。
经过一年多的干预,唐先生的女儿已经可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有需求的时候,会拉着大人的手,指引去自己想要的物品,虽然仍然不愿意开口讲话,但除此之外,和正常孩子无太大区别。

珠江医院小儿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周细中指出,孤独症有五个早期症状,可以归纳为“五不”。通常患儿三个月大就会出现症状,父母认真观察就可以发现。0到6岁是干预的黄金窗口期,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教授邹小兵表示,孤独症属于神经发育性障碍,只要在发育期尽早干预,效果会更好。同时,尽早发掘他们的个人天赋,对他们未来独立适应社会生活会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