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主办的“2025南方中西医结合肝病论坛暨全国名中医吕志平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广州举办。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杜庆锋指出,当前肝病防治面临“发病率高、防治难度大、基层资源薄弱”等挑战,吕志平在肝胆病防治领域已深耕40余年,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学术体系,为岭南肝病防治树立了标杆,此次研讨会将深入挖掘其科学内涵,培养更多中西医结合人才。
说起岭南肝病的特点,全国名中医、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首席专家吕志平认为,岭南地区气候湿热,致病多以“湿热瘀阻”为主,用药上常用岭南道地药材,清热祛湿,所以在治疗常采用“三阶疗法”:初期以鸡骨草、溪黄草等岭南道地药材清热祛湿解毒,驱除湿热毒邪以治标;中期运用柴胡、佛手疏肝理气,配五指毛桃、茯苓健脾和胃以固本;后期取黄芪、丹参益气扶正。

多年来,吕志平在防治肝病上探索了多种方式。如在慢性肝病治疗方面,他主张将西医的抗病毒治疗与中医的扶正固本疗法相结合,既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又能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在肝衰竭救治中,强调西医的人工肝技术与中医的通腑泄浊、凉血解毒方剂协同作用,提高患者生存率。
吕志平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肝病专业,在肝胆病防治方面提出了“调肝理气以安五脏”的创新思路。基于此理论研发的护肝抗原丸、茵栀养肝胶囊、熊胆利胆胶囊等系列制剂,在改善肝功能、抗纤维化方面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