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里
很多医生肩负着双重使命
为医,救死扶伤
为师,传道授业
教师节特刊登医生分享自己敬爱的老师 是如何让自己“医”路成长的

老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普通外科中心学术带头人 方驰华教授
学生: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科室主任 杨剑

师从方驰华教授二十余载,他“有责任心、敬畏生命”的医者情怀深深烙印在我心间。
手术台上,老师是极致的完美主义者,每一处细节都力求精准,他说多花一分钟,就能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他曾严肃地告诉我们:“并发症没有‘突然发生’,只有‘未被发现’。”他坚持每日三次查房,强调前瞻性识别风险,这种严谨态度让我深刻体会到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老师常言:“诚实做人,扎实做事。”这不仅是对学术的严格要求,更是为人处世的准则。他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明白,作为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
老师常提起其恩师钟世镇院士的教诲:“知识可以慢慢学,人品是根本,人品要好。”他以身作则:42岁已是科室主任的他,仍以学生身份攻读博士学位,只因深感自己“知识跟不上时代”。这种终身学习的态度,也深深影响了我对学生的培养。
如今,我接过方教授的接力棒,带领团队在数字医学领域不断探索。感谢方教授的悉心教导,您的师者仁心与医者风范,将永远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老师:全国劳动模范、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终身教授 金大地
学生: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 王亮

“作为医生,医术是骨架,医德是灵魂。”金教授的这句话像是启明灯,指引着我。
犹记2022年3月,56岁的梁先生因车祸生命垂危:颈脊髓损伤致四肢不全瘫、蛛网膜下腔出血、脊柱多处骨折……每一项都足以致命。更棘手的是,梁先生极度肥胖的躯体为手术筑起了三道难以逾越的壁垒,手术一旦偏差便会造成不可逆的终身损伤。
这样的“烫手山芋”,金教授接下来了!接诊后,他未露半分迟疑,当即组织全院多学科大会诊,在充分评估后,以不容置疑的坚定语气说:“只要有一线生机,我们就绝不能放弃!”手术当日,我站在手术台旁,亲眼见证了老师以精湛技艺创造生命奇迹的时刻,感受到了老师的非凡胆识与担当。
每次术后查房,老师从来都是俯身弯腰,小心翼翼地掀开患者的伤口敷料,细致查看愈合情况,也常常握着患者的手,手把手耐心指导……在医德修养上,老师以言传身教为范,他常对我们说:“病人的一句认可、一声感谢,比任何金光闪闪的奖项都更珍贵,我们当医生,首要的是做让患者安心托付生命的人。”这句话,此后便成了我们团队每个人心中不可动摇的行为准则。
在教学与科研领域,金教授既注重为我们夯实基础理论,更鼓励我们打破思维局限,勇于突破创新。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团队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攀登高峰。
“医”路相伴,“医”路成长
亲爱的老师
祝您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