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勇摘“乙肝大国”帽子的科研带头人;他是肝胆疾病科普的“网红专家”;他今年85岁,但还坚持不限号出诊,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要把剩下的生命都留给病人”。他就是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骆抗先。
骆抗先,1954年参加工作,从事传染病学临床、教学和研究半个多世纪,救治数十万患者,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独力编写125万字《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1~4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荣立三等功6次。
早到晚走成多年工作习惯
每天上班早到1小时、晚走1小时,这是骆老几十年来的工作习惯。每天凌晨2时许,骆老早早起床,开始读文献、写博客。在家伏案工作到早上6时多,他就会打着手电筒出门上班。
据了解,慕名找骆老看病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为了不让他们白跑一趟,骆老不仅“早到”还“晚走”,每次都要看完全部挂号病人,延迟到中午一两点才下班,全然不理会助手的提醒和家人的催促。据护士长介绍,如果按照每周3次门诊计算,骆老每天早到及晚走各1小时,62年间,他比别人多工作17856个小时,相当于义务工作2232天,多工作6.2年,多诊治病人10多万人次。
想方设法为病人省钱省心
为病人省钱,是骆抗先最在意的事情。他是出了名的“精打细算”,经常询问病人花费几何,比如来广州的车费、住宿费等。他选择的诊疗方案总是考虑患者的经济状况,从来不开一张大处方、大检查单。
骆老不仅想方设法为患者省钱,还经常为困难患者自掏腰包。去年8月,住院部来了一位产后急性黄疸病人。当知道该病患因为欠费用不上药时,他二话不说带头捐出身上仅有的500块钱。医生们被他的爱心所感动,纷纷解囊相助,病人终于及时用上了药。
骆老不仅仅是患者尊敬的老专家,还是一个“新网红”。他在75岁高龄的时候开博客,撰写科普文章。10年间,骆老的博客访问量超过1100万,博文被网友转载约10000次。目前,骆老博客每天的浏览量约为20000人次,受益患者不计其数。
病毒性肝炎研究“带头人”
此外,骆老还率先响应国家号召,誓要摘掉“乙肝大国”帽子,投入病毒性肝炎研究,一手创办医院的肝炎基础实验室。
据介绍,骆老在国内最早将分子生物技术引入乙肝研究,发现中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感染者的病毒变异,并率先进行病毒性肝炎细胞凋亡的发病机制研究,把我国乙型肝炎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他提出的“无症状慢性活动性肝炎”新论点,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原文链接:http://news.ifeng.com/a/20160712/49335663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