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后”老爷爷级教师碰上独立特行的“95后”大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这位“马列”老爷爷,竟把“乏味”思政课讲得激情四射,并且54年来为学生恋爱提供贴心辅导;老教授年过七旬重登讲台,作为钱学森忘年交的他,用钱学森所教的为师之道创新教学方法,令逃课绝迹;老博导右眼失明,七十高龄了还坚持本科教学……
他,激情讲授乏味思政课
提到思政课,不少大学生的印象是比较乏味,但在华南农业大学的思政课讲台上,却有这样一位年近八旬却激情洋溢的老教师,让学生们普遍赞好。半个世纪以来,到他家中开座谈会的学生总是络绎不绝,其中恋爱问题更是交流热话。他就是1936年出生的林立远,退休后仍任华农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本科教学督导委员会副主任等4个职务,曾获得多个国家级教育奖项。
1959年,毕业于中大历史系的林立远到华农任教至今。林立远的课深得现在教的“95后”学生的喜爱,他的心得是“在课堂上,我会把历史事件和国内外新闻热点以及学生的思想联系起来,我上课有激情,学生自然听得津津有味。”
他,七旬重登讲台乐创新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历史专业教授周肇基,不但是农史研究室名誉主任,还是和“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通信十几年的忘年之交。出生于1937年的他一直谨记和践行钱学森教他的为师之道,现在还经常更新讲课内容。
周肇基教学的主要特点是,要想尽办法吸引学生爱上课。这两年,他跟年轻人学习编制PPT来上课,图文并茂,并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来丰富教学内容,又布置学生动手栽种、观察自然,令学生很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他还常把课堂搬到华南植物园、云台花园等地实践教学。这样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令学生热情高涨。
周肇基2001年退休,但在2009年,他又重新以72岁高龄登上讲台,他表示:“我热爱教师职业,和学生在一起很愉快,我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师生相处,教学相长,其乐无穷。”
他,右眼失明仍坚持教学
南方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克森生于1937年,年近八旬的他已从事高等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50多年。他1959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是我国著名的病理生理学专家,国际休克学会联盟(IFSS)创建人之一。最让人感动的是,1989年,赵克森因意外右眼失明,十多年来,他仍坚持本科教学,每年授课在70学时以上。这个新学年,赵克森给本科新生作《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大学生》的报告,同时讲授《病理生理学》课。
多年来,赵克森一直很关注本科教育,他告诉记者,这半个世纪以来,国内教育界始终存在创新不足的问题。他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十年,令他痛心的是,大概在五年前,曾有教育部门要求各高校上交教案,结果发现很多高校交上来的教案都是同样按一个模板打印出来的。
赵克森还关心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高校教育需要实事求是,专业方向不对,学校应该用方法,不能让学生学完找不到工作。专业设置必须根据市场真正需求,扩招本身是不正确的。”
新闻链接:http://news.smu.edu.cn/mtbk/waixuan/2013-09-11/52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