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一起交通事故的调查涉及到多少专业知识吗?车辆行驶的路线、相撞的轨迹、摩擦的痕迹、电子数据的提取,都需要鉴定人一一确认,还原事故现场;司机是否喝酒,受伤的程度、死亡的原因、残肢的归属则需要法医毒物、临床和病理鉴定人才的介入……交通事故的调查错综复杂,而南方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以绝对的实力成为了该领域的佼佼者。这一切,不但得益于南方医科大学鉴定中心对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不断追求,更得益于服从社会需求、追求事件真相、承担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
南方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是经广东省司法厅批准注册、面向社会提供司法鉴定服务的、独立的第三方大型综合类司法鉴定机构,于2005年正式成立,隶属于南方医科大学。
执着于真相:只对事实负责,对来样负责
王慧君是广东省司法鉴定协会会长,也是南方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建立和建设的牵头人。
“我们不但有追求公平正义的心,同时也有解决问题的技术和能力。”王慧君告诉记者,“别人不愿意做的复杂、敏感、疑难的案件我们都会接,不仅是在省内,省外也会有大量涉及。”
南方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自2005年10月成立至今,已办理各类案件数万宗,从刚起步每年的百余件,到现在每年万余件,10年业绩增长100多倍,在重大、突发、疑难、复杂、群体案件等社会敏感案事件发挥了突出的角色作用,深得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和民众信赖,如亮菌甲素案件、乙肝疫苗事件、心脏掉包案、多车碾压小孩案等。
所受理案件涉及到公安、法院、检察院、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及个人,遍及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海南、新疆、安徽、内蒙古等),为各类刑事、民事、行政和仲裁案件等提供了科学的司法鉴定意见,多次对在全国范围内造成重大影响的案件作出客观的鉴定结论,并能得到办案机关认可。
王慧君道:“我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一直谨记着一条原则,我们不是对委托人负责,而是对来样负责,对事实负责。哪怕你是委托人,是出钱的人,出来的鉴定报告也不一定对你有利,说不定正好相反。鉴定中心的目的只有一个,执着于真相,对事实负责。”
从无到有:多头并进 发展强势鉴定专业
经过十多年的创新建设和发展,南方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现已包括八个鉴定门类:法医病理、法医临床、法医物证、法医毒物、痕迹(交通事故)、微量鉴定、图像资料和电子数据。自2006年起参与司法部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持续获得法医病理、法医临床、法医物证、法医毒物、微量物证、痕迹鉴定、电子数据和声像鉴定等相关鉴定门类能力验证活动的“满意”评分结果。
记者了解到,南方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在亲子鉴定、个体识别、DNA微量检材和特殊检材鉴定中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使鉴定准确率始终处于全省高水平;在死因鉴定、医疗损害鉴定、酒精检测方面,其优秀的鉴定水平和快速的服务作风成为广东省同类鉴定的标杆。
“交通事故涉及的项目非常繁杂,小的鉴定机构只能涉及单项,但那样太过分散,一个案子被分到几个地方做鉴定,不适合协同作战。正好交通部门又有需求,南方医科大学鉴定中心整合了南方医科大学的优势学科,联合交通部门共同建立了交通事故鉴定技术研究所。”王慧君向记者介绍。
南方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的交通事故痕迹鉴定,除了现场勘验和痕迹学技术外,还运用生物力学、电子数据、影像技术、法医学等多学科交叉技术,综合评定,提供高质量的综合门类鉴定意见。这不但填补了广东省交通事故司法鉴定高科技人才匮乏、涉案人行为方式鉴定,现场还原及事故重建等多项空白,更在广东省公安交警对交通事故案件的处理中发挥突出作用,成为广东省在交通事故痕迹鉴定中的佼佼者。
2013年某晚,某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事故现场只有一名死者及其驾驶的摩托车,无目击证人,交警部门初步认定为单方事故。然而,死者家属拒不接受此结果,怀疑有其他车辆与死者碰撞后逃逸。死者家属到当地政府群体性上访,造成严重社会影响,交警部门深感压力。为尽快侦破此案,警方抽调精干警力细致侦查,一周后案件仍毫无进展,也无法锁定嫌疑车辆。
南方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接受委托后,迅速组织经验丰富的司法鉴定人对案卷资料进行分析,认为现场中的摩托车及驾驶员的运动轨迹并不寻常,决定受理此案。鉴定中心痕迹、法医病理、微量物证三个鉴定部门联合出击,从摩托车尾架刮擦痕,附着水泥粉尘和蓝色油漆到死者死亡原因判定,最终为警方追查方向提供明确线索。
在警方确认嫌疑车辆之后,面对嫌疑货车司机的抵赖,鉴定人又在大货车碰撞处提取摩托车遗留的蓝色油漆,确认两者具有同一性。
铁证如山,案件迎刃而解。嫌疑车司机也终于说出了事实,他看到摩托车行驶在左前方,当他超越摩托车后,从左后视镜看到摩托车倒地,但当时并未意识到是自己撞倒摩托车,于是没停车直接离开。警方及案件相关方对鉴定意见都非常满意,肇事者最终承担了事故责任,死者得以瞑目。
赵卫东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他告诉记者:“我们经常去事故现场,见的多了,一般凭经验都能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但我们一定需要找到确凿的证据,从而尽可能还原事故真相,协助交通部门判定责任。”
纯粹于专业:人才、设备、责任齐头并进
记者了解到,南方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成立伊始,就注重规范化管理,培养鉴定人尊章守则按程序鉴定的作风,强调鉴定人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早在2009年在广东省率先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评审,获得《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和《检查机构能力》的双认可资格,后续又获得国家级“资质认定”资格。目前中心出具的实验室报告和鉴定意见书可以得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3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57个实验室认可机构的国际和区际互认。
从一组数据中,我们能清晰的看到南方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不断发展的历程。鉴定人才由初始时期的16名增加到42名,场地由原来的4000平方米扩展到即将搬迁的7000平方米,其中实验室/检查场地扩展一倍以上,达5800平方米,仪器设备由注册时的3116万元增加到5116万。现有大型仪器设备72台(套),员工72余人。42名鉴定人中具高级职称就达28名,90%以上鉴定人具有博士学位,其中6人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因此“三高”(学历,职称,经验和水平)成为鉴定中心的特征。
“和鉴定人打交道的时候,我都是怀着敬畏之心的。”一名案件当事人告诉记者,这种敬畏源于鉴定人才的专业性,而南方医科大学鉴定中心依托于南方医科大学,更具有强势的学科资源和后备力量。
南方医科大学的公卫学院参与法医毒物和环境损害鉴定、生物工程学院参与电子数据与声像鉴定,钟世镇院士的生物力学团队参与交通事故痕迹鉴定,这些学院的加入不仅使南方医科大学鉴定中心获得了力量,同时也使学院在司法鉴定的平台上获得新的科研发展方向,实现科研和鉴定双赢局面。
李本富是南方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电子数据鉴定室负责人,曾主持、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广州市科技计划等项目共计14项:“我们始终秉持‘科学、客观、独立、公正’的基本原则,开展电子数据鉴定创新社会化科技服务!”
台运春是南方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法医物证室负责人,从事法医物证学教学、科研和鉴定十余年。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医学科研基金各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省级和国家自然课题多项;近三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3篇;2012年获公安部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第4)。
台运春告诉记者:“我参与完成检案16000余例,其中作为第一鉴定人共完成6000余例鉴定,作为授权签字人签发10000余例鉴定,自从事司法鉴定工作以来未收到过一例投诉。”
朱波峰博士是主任法医师,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多年来主要致力于分子遗传标记的多样性、群体遗传学、法医基因组学、疑难复杂亲缘关系鉴定、人体表征分子鉴识和颌面部生物成像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我现在正在做的属于基础研究,打个比方,未来我们有可能可以通过一滴血,一根毛发可以推断出该人的身高、年龄甚至面部特征。”朱波峰博士说道。
马安德是南方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法医毒物、微量物证司法鉴定团队负责人,其已主持鉴定案件超过2万件,其中疑难、敏感案件近百件,均未出现差错和投诉。这取决于其一直以来一丝不苟、专心致志、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最近,马安德作为广东司法鉴定界代表,入选了司法部办公厅(新闻办)举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司法行政故事”最美法律服务人候选人资格。
在业务不断发展的同时,南方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也自觉履行社会职责,自建立以来就实行对特殊人群减免鉴定费用的政策,主要对象是生活困难的当事人,和在执法过程中受伤的公安人员。自2006年到2016年底,主动为减免鉴定费用共378例,共减免费用达276305元。
新闻链接:http://law.southcn.com/c/2017-11/20/content_1789762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