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凌晨2:30,武汉天河机场,一批来自广东省的援鄂医疗队经过紧急集结后,抵达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中心——武汉市。作为最早一批援鄂医疗队,广东医疗队的任务是:整建制接管武汉市汉口医院的住院病区。
彼时的汉口医院已超负荷运转。2月24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驰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队长、ICU副主任王华对21世纪回忆,经过了一个月的努力,广东医疗队的阶段性治疗成果很明显。
从接管汉口医院以来,作为广东医疗队的一部分,王华团队与医疗组一道,通过制定医疗流程、病区管理、护理流程和感控流程,针对中心供氧不足的问题,募集氧气瓶和制氧机,提出使用“制氧机+储氧面罩”、“氧气瓶+无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头罩”等方法缓解氧供,奋战在抗疫的第一线。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王华团队走过了怎样的历程?
解决供氧难题
《21世纪》:接管汉口医院时,面对的是一种什么局面?
王华:我们最初接管的是汉口医院的一个病区。医院的发热门诊开设了10个发热门诊,每天接待患者达1500多人。感控是重中之重。我们的感控专家首先在病区内部先改造,把清洁区、非清洁区和污染区划分清楚,不合要求的就重新搭建或替换。医生们自己动手对大量的医疗废物做了清理,对防护用品进行洗消;其次,对患者进行封闭管理,设立了门禁制度,给患者家属发放陪护卡,要求患者只能在观察区和门诊范围内活动,不能随意乱走。此外,医院通过向上级反映管理问题,恢复后勤保障。
《21世纪》:当时医院在医疗设备方面有什么困难?如何解决的?
王华:不仅在汉口医院,其它医院都普遍存在中心供氧不足问题。大部分患者都需要吸氧,结果发现氧气、氧压不足。针对患者的治疗只能开展初级的呼吸支持,做不到高级治疗。
我们迅速聚焦到改善氧供上面,但在硬件上改造供氧系统的工程难度大,时间长,患者等不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四处收集氧气瓶、募集制氧机。此时广东省的大后方十分给力,通过各种渠道支援我们,钟南山医疗基金捐赠100台制氧机,医疗队也迅速收集氧气瓶70多个,购买了制氧机30多台。对于一些需要吸更高浓度氧气的患者,我们的团队提出并募集了储氧面罩,配合制氧机使用,氧气瓶配合无创通气和高流量通气。后来发现,这些方式明显改善吸氧效果。有一个患者的氧饱和度从30%多升高到80%-90%。
解决了硬件问题后,我们广东专家组再针对患者治疗方案予以不断的优化和改进,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比如,在激素的使用上,我们也予以细分,按照影像学和病情严重程度等来进行个体化处理。
“抗疫”新压力
《21世纪》:随着各方面的不断改善,当前新增病例数量不断在下降,您在一线的压力有变化吗?
王华:通过分类收治,我们的发热门诊日均接诊量一度下降到只有6个患者,留观室只有10名左右患者留观,压力有所下降,我们将更多的力量投向危重症的救治方面。
我们病区约有65%的患者属于重症和危重症,但非正常死亡人数大幅降低。近两天的病死人数稍微增多,与目前我们主要收治在方舱医院、隔离点病情加重的患者有关。新冠肺炎进展到重症阶段,现有治疗手段的效果会差一些,特别是针对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采取的措施很有限;另外,面对部分危重症患者,现在还缺乏将其转诊到条件更好医院的环境,这类患者病死率会略微变化。但我们现在仍然在想各种办法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案,阻止疾病向重症发展,以降低病死率。
《21世纪》:针对危重症患者的治疗,通过人工心肺替代(ECMO)或其他方式治疗的效果如何?
王华:有一个办法是提高气管插管率,但这种做法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使用,并非针对所有患者都适用,比如我们医院的感控条件、空气消毒条件不足,如果针对患者强行插管,不仅可能带来医护人员的感染,也可能形成新的院感压力。而要做好感控,针对汉口医院的情况,首先需要一个负压病房,内部至少要有6台大功率消毒机;其次,还有一些污物处理流程、设备仪器清洗流程必须达标,呼吸方面的治疗才能进一步优化,但这些都涉及硬件的改造,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且在当前形势下,无法实施改造工程。
但ECMO并不是“救命神器”,属于挽救性的治疗措施。从目前在其他医院实施的效果来看,成功率很低,费用高昂。
《21世纪》:目前您的团队的治疗重点或者治疗目标是什么呢?什么治疗方案比较有效呢?
王华:目前治疗的一个重点是,在现有能力下,进行针对性治疗。我们从广州运过来的氯喹已开始使用,另外我们在尽力提高氧气治疗的方式、方法和效果,力争早收治,早治疗,将抢救关口前移。氯喹已在广州做过临床试验,入组大约120多例患者,转阴率效果还不错,患者最快的3天内病情就有所改善,9天之内,大部分患者核酸检测转阴。目前我们正在临床使用,把药物选进诊疗方案里。
治疗的另一个重点是,将救治关口前移,就是尽量提早对患者病情进行干预,防止患者从轻症转移到重症,这是最合理的治疗策略。因为重症救治目前的成功率很低,重症患者救治的效果较差,而且感染的风险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