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13时,广东省援助湖北武汉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最后一批医疗队183人圆满完成援助任务,乘机抵达广州。
从除夕千里驰援,到如今武汉“解封”,广东医疗队成为驰援湖北最早、撤离最晚的医疗队之一。
在武汉,广东医生战“疫”有成效。截至4月9日,累计收治患者3616人,治愈出院3149人,其中接管病区治愈出院984人、方舱医院治愈出院2165人,总治愈出院率87.09%。
送别医疗队队员时,广东援助武汉医疗队前方指挥部临时党委书记、总指挥余德文的心情激动。他说:“整个广东医疗队完成了国家、广东省委省政府交付的任务,今天所有队员回家了。”
歌声里,唱出了不舍
10日早上7时许,在驻地酒店门口,即将踏上返程的队员已列好队伍,与武汉依依惜别。
酒店工作人员专程送行。他们手持横幅,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酒店康经理说,两个多月以来,已跟队员结下了感情,早已是一家人。
8时05分,出发了!医疗队队员乘坐大巴前往武汉天河机场。武汉交警按照最高的标准、最高的礼遇护送,一辆警车带路,十余辆警用摩托全程护送广东医疗队,沿线岗位上的交警纷纷立正敬礼,目送英雄离开。
队员们对武汉的不舍、祝福和感谢,都在歌声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武汉市民来到机场送别广东医疗队,歌声在候机大厅响起。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队的队员齐声唱起《绽放》。歌曲作者、医院领队许典双医生希望用歌声表达对白衣天使的尊重。
“欢迎来广东!”登机前,医疗队员纷纷发出热情邀约。
日记本,写满了思念
航班号为CZ5248的飞机缓缓降落,在停机坪上,挤满了前来迎接的人群。
8岁的王若瑾穿上漂亮裙子,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一艘纸折的小船,一张精心手绘的画,一本写满思念的日记本,来到机场迎接自己的爸爸。
父亲王晓锋是南医三院神经内科医生,2月21日出发支援武汉雷神山医院。出征时,王若瑾在机场为爸爸唱歌送行。今天,父亲平安归来。
王若瑾将对爸爸的思念写进日记本里,已写满了整整一本。她说,这几天,梦里都有爸爸。
“知道她喜欢写字,但没想到她写了这么多”,在前线,王晓峰每天会写战“疫”日记,写完后会和女儿分享。翻开日记本后,王晓锋很是惊喜,过去孩子会用拼音,现在都不用了,“好久没见,她的语文又有进步了”。
腼腆的女儿站在爸爸身后,高高举着“爸爸,你是我心目中的Superman”标牌,神情中有着掩不住的喜悦。
“回来了!回来了!总算一个不少地回到广东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蓝静儒说,终于可睡个安稳觉了。在武汉期间,因为工作压力过大,她常需吃安眠药才能入睡。回到广东后,她感觉一下子就轻松了,待休整结束后,她最想给家人一个大拥抱。
生死场,留下了记“疫”
广东最后一批援鄂抗疫医疗队成员,多数是2月21日抵达武汉,他们是一支整建制投入重症医学科(ICU)的队伍。在武汉奋战的50天里,医疗队辗转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隔离病房、协和西院区ICU和雷神山医院ICU三地,成为支援医院数量最多的医疗队之一。
在病区,医疗队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病区24小时都有熟悉患者的医护人员直接管理。不仅如此,广东医生还对患者进行动态心理评估,针对有需要的患者提前心理干预,努力做到既治新冠肺炎也治“心病”。
接管中南医院两周,医疗队就实现了最后的病区清零、病人零死亡、医护零感染的佳绩。3月12日下午,广东省第二十二批援鄂医疗队全体队员转战雷神山医院ICU,啃最硬的骨头。
千里之外的武汉,留下了广东医生战“疫”的身影,成为他们职业生涯中的一段特殊记“疫”。
许典双说,这是一段非常难忘的日子,从至暗时刻到城市“解封”,队员看到它正在慢慢复苏,“全体战友毫发无损地回家,我想这是送给他们家人最好的礼物。”他说。
前方指挥部成员、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生江华表示,回到广东后,一是要重返岗位,完成临床工作和任务;二是广东作为中国“南大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也很大。作为医护工作者,守土有责,要守卫广东的健康平安。
■现场
援鄂返粤,见到女儿时她哭着说——
“14天后妈妈再抱你”
飞机舱门打开后,广东医疗队的队员们鱼贯而出。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护士长梁秋菊走向阔别已久的亲人。梁秋菊在1米远的地方停了下来。在喊出一句“妈妈回来了,俏俏”后,忍不住哭了出来。因为怕把病毒传染给家人,她不敢上前拥抱女儿。
女儿张俏兮忍不住想要冲上来,梁秋菊却连忙伸手阻止:“你别过来,14天后,妈妈再抱你,再给你补过生日。”3月30日是女儿13岁的生日,梁秋菊出发前与女儿约定,自己一定会在那天之前赶回来。可疫情延误了梁秋菊归来的步伐。
看到妈妈抽泣的模样,女儿钻过横在身前的隔离带,一步跨了过去,紧紧抱住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