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军民同心战疫魔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坚决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密切军地协同救治患者纪实
知音湖,流传着“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年佳话;火神山,表达着荆楚大地人民驱除瘟疫的急切期盼。
湖北武汉,知音湖畔。短短数日,一座现代化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科医院,在这里拔地而起。
2月2日,被亿万“云监工”视为奇迹的火神山医院,迎来了自己的“知音”——
这一天上午,武汉火神山医院举行移交仪式,军地有关领导签署互换交接文件,标志着该医院正式移交人民军队医务工作者。
此前两小时,空军出动8架大型运输机千里机动,“增兵”武汉。950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与先期抵达的450人“会师”火神山医院。
连日来,在金银潭医院、汉口医院、武昌医院和武汉市肺科医院、第七医院,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与对接医院的地方同行并肩奋战,齐心协力救治患者。
众志成城,军民同心战疫魔。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白衣战士坚决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密切军地协同,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在抗击疫情最关键的时刻,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大爱情怀,再一次被标刻在历史坐标上。
背影
看不清战友的面容,身着防护服的相似背影,奔向同一个目标——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
2月2日上午,没有握手,没有拥抱,没有仪式。在武昌医院,仲月霞学着年轻医护人员的“碰肘礼”动作,与通道上遇到的武昌医院同行们轻声作别。
防护服、大口罩、护目镜,病房里一样的着装,看不清对方的面容——只有从防护服上手写的名字,这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才能分辨出并肩战斗8天8夜的地方同行。
“非常感谢部队派来的同行,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工作压力。”“相信大家齐心协力,一定会取得胜利!”临别之际,汉口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蔡志芳对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连连称谢。
汉口医院是武汉市最早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之一,医护人员在一线长期超负荷工作。
“我们将充分借鉴汉口医院接诊重症患者的经验,下一步运用到火神山医院的救治工作中。”1月26日,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李文放第一个进入重症监护室,很快熟悉了工作环境,与汉口医院同行一起,优化工作流程,用过硬专业表现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与信任。
抵达武汉后,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很快进入工作状态。接诊当天,他们就接收71名病患。
连日来,在武汉三镇的医院病房里,一样的防护着装,一样的匆忙背影,一样疲惫而又刚毅的眼神,让军地医护人员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白衣战士。
“我们看不见她们的美丽容颜,唯见她们无畏冲锋的身影。”在抗击疫情一线,当医护人员以“最美逆行者”的感人形象和“最美睡姿”“最美面孔”等感人瞬间在社交媒体上刷屏时,留给广大网友的,是一个个叫不出名字的身影。
翻阅军地医疗队队员的履历,可以发现,这些医护人员中的一些人竟有着相似的经历:在汶川抗震救灾一线、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现场、在抗击非典战场,他们曾留下战斗的足迹。他们或许彼此并不相识,但他们曾经“同框”奋战。
人民的呼唤,永远是子弟兵前进的方向;患者的期盼,永远是白衣战士的共同使命。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不论来自军队还是地方,这些白衣天使、白衣战士,永远都迎难而上,留给人们的,都是一个个匆忙而坚定的背影。
脚步
在看不到敌人的战场,匆忙奔波的脚步,朝向同一个方向——筑起维系百姓重托和希望的生命通道
“我会慢慢失去知觉,将来会真的跟冻住了一样。”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是一名渐冻症患者,这名连上下楼梯都需要人帮助的57岁专家,在抗疫一线已经连续战斗30多天。
目睹张定宇步履蹒跚仍坚守工作岗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专家毛青敬佩不已。
金银潭医院的同事们知道,接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来,张定宇每天都这样忙碌。
鲜为人知的是,张定宇的妻子在另一家医院工作,在岗位上被病毒感染,几天前才刚刚痊愈出院。
这名战疫勇士的事迹传开后,感动了无数人,也同样感动了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每一名队员。
中部战区总医院护士舒纯原本在江西宜丰老家休假。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牵动着她的心,她下定决心赶回武汉,和同事们并肩作战。然而,去往武汉方向的所有交通线路,此刻都已封闭。
同一时间,正在吉林四平休假的护士王欢,也因为无法返回武汉而焦急万分。经过电话沟通,俩人约定先在舒纯的老家会合,再一起想办法。
就这样,两名护士艰难的“逆行”开始了。一路辗转,一路求助,俩人终于归队,加入了抗疫第一线。“这种时候,我们不上,谁上!作为医护人员,面对疫情,必须有自己的担当!”舒纯说。
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人民子弟兵的脚步,总是朝向最危险的地方。
1月21日,中部战区总医院医疗队进驻武汉市肺科医院,护士长刘孟丽担任“共产党员突击队”队长。这名有着30年党龄、参加过九八抗洪的老兵,带头冲锋在重症监护一线。
“九八抗洪,见证了武汉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同样需要军民同心。”刘孟丽说。
连日来,多少匆忙奔波的脚步,朝向同一方向——
看,退伍老兵来了!山东籍退役军人王晓驱车千里,到达武汉府河收费站,将10万双医用手套交给武汉的志愿者。
看,“沂蒙新红嫂”来了!她们用3天3夜赶做出20吨饺子,从山东临沂出发,连夜赶赴抗疫一线慰问官兵。
看,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来了!他们出动100余台车辆,将300余吨生活物资,从武汉各大配送中心调运至市区,供应各大超市,保障武汉市民生活。
看,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来了!在武汉三镇的5家定点医院,军队医护人员与对接医院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精心救治护理每名患者,用自己的技能和智慧,筑起维系百姓重托和希望的生命通道。为了尽快接收患者,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医护人员一抵达武汉,就立即投入火神山医院病房的准备工作中,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准备。铺设床铺、准备药品、安置医疗器械、调试设施设备……很多人从深夜一直忙碌到天明。
“在武汉的每家医院,参加抗击疫情的每名医护人员都是好样的。”中部战区总医院政委卢海波说。
声音
面对无形对手、生死考验,军地携手并肩,叫响同一个声音——不分你我,只有我们
“武汉,今夜不再孤独,妈妈和她的同事们来了!解放军来了!”
这个春节,一篇题为《最不寻常的寒假》的作文迅速在网上热传。网友纷纷为小作者、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夏海珍的孩子杨夏雨点赞。
无独有偶。湖南怀化8岁小学生图图手绘的“防疫漫画”,被无数网友转发。漫画里,她将抗疫一线的医生护士、解放军官兵、工程基建人员比作哪吒。小朋友说:“哪吒有三头六臂,可以战胜病毒。”
一篇作文、一组漫画引发广泛关注,折射的不仅是家庭后方对抗疫勇士的默默支持,还有无数个你我他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这是亲人的加油——
在母亲眼里,51岁的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史庆辉还是个孩子。每天要在病房高强度工作7小时以上的他,骄傲地向记者展示母亲张茹英发的微信朋友圈:孩子汶川地震时受命去抗震救灾,今年又去疫区战斗,一生中有两次这样为国为民出征的经历,值得珍视。天佑中华!祈祷平安凯旋!
这是患者的加油——
那天,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救治的两名患者康复出院了。队员赵孝始终记着这样一个细节:“有一次我去查房,汗水模糊了我的眼镜,是他们主动协助我完成后面的护理操作……”出院的时候,两名患者说:“感谢他们不远千里来武汉支援,我们现在康复了,也帮助其他患者树立了信心,疾病一定能被战胜!”
解放军来了,四面八方的医疗队也纷纷驰援武汉。各地医生护士争相报名参战,请战书令人动容——
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副主任医师桑岭说:“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与全国各地的同行一起,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我们一定赢!中国一定行!”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有24名医护工作者,曾是2003年原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赴小汤山医疗队成员。他们向组织请战: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北京协和医院领导收到一封来自重症医学科的请战书,其中写道:“我将随时听从医院指挥和派遣!”“为赢得阻击病毒战斗的胜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无怨无悔!”
这个不同寻常的春节,无数温暖的声音透过直播,回响在人们耳畔。
在金银潭医院,医疗队队员和患者一起记住了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的瞬间——
那天,看到一些患者情绪低落,医护人员当着大家的面,在防护服上写下“加油”二字。就在此时,一个病房里传来《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很快,从一人到多人,从一个病房到整个病区,嘹亮的歌声让很多医护人员和患者热泪盈眶。护士付靖说:“希望传递着希望,只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就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驱除疫魔!”
在山东潍坊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们记住了一名退伍军人的话——
退伍军人叫韩明,是医疗队驾驶员兼后勤保障。他说:“我是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虽然没有参加过战争,但在疫情发生的时候,能和医务工作者一起,赶赴武汉去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我非常自豪。”
面对无形对手、生死考验,军地携手并肩,叫响同一个声音——不分你我,只有我们。
这是希望的声音,更是胜利的声音。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无数个这样的声音,正汇聚成迎战疫魔的最强音。(记者陈国全王通化高立英孙兴维)
原文链接: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7705697574275212580&t=1581145620639&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howmenu=fals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