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的通报将一个新的新冠病毒亚型带入全球关注的视野——今年以来出现新冠XE变异株,比迄今为止传播力最强的奥密克戎BA.2变异株还要强约10%。
奥密克戎BA.2变异株正是目前我国流行的主流毒株。XE变异株比其传播力更强,是否意味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超强毒株”出现了?疫情进入第3年,当新冠病毒不断演化,试图绕开人类构筑的免疫屏障时,我们该如何科学、理性地应对?
为什么要关注XE变异株?
短时间内已扩散至几大洲
世卫组织在4月初发布提醒,英国卫生安全局的一项分析对名为XF、XE和XD的3种新冠病毒重组变异毒株进行了研究。其中,奥密克戎BA.1和BA.2变异株的重组体XE是最受关注的一种。公开数据显示,XE变异株在英国发现了637例,在全球范围内已出现逾1000例。中国台湾也于3月18日发现1名来自捷克的入境旅客存在XE变异株感染。
“XE变异株已经在欧洲、美洲、亚洲开始传播,而且有早期研究表明,XE变异株的传播速度比目前在全球占主导的奥密克戎BA.2变异株还要快9.8%。不过,该研究结果还有待进一步证实。”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朱华晨认为,病例数较多、扩散区域较广、传播速度很快,是XE变异株受到学界和社会关注的原因。
XE变异株到底“长什么样”?
朱华晨介绍,从基因组看,XE变异株约有40%的片段与奥密克戎BA.1变异株相同,有60%的片段与奥密克戎BA.2变异株相似,因此兼具了两种毒株的一些特性。比如决定新冠病毒感染效率以及进入机体细胞效率的Spike蛋白,就和目前的BA.2变异株一致,所以可以推测XE变异株的传播方式、传播能力可能和奥密克戎BA.2变异株相似。
XE变异株会成主流毒株吗?
取决于病毒自身和防控策略
重组变异毒株是在某人同时感染两种或以上变异毒株时,几种毒株的遗传物质片段在患者体内混合、互换而形成的。事实上,XE名称开头的X就表示其属于重组毒株。
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当下,新冠病毒重组变异的情况曾多次出现,但大多数的重组变异常常是对病毒不利的,不会带来优势,反而会导致病毒迅速消亡。
对病毒的生存与传播而言,什么样的重组或者突变才是有利的呢?“病毒一生的意义就是尽量地复制自己,繁衍自己,一是要增强传播能力,二是要增强免疫逃逸的能力。”朱华晨介绍,增强传播能力是为了传染更多的宿主,而增强免疫逃逸能力,就是为了让宿主“认不出”自己,从而实现反复感染。此外,因为宿主直接病亡会影响病毒的传播,所以致病、致死并不能增大病毒的演化优势,从长期效应上看,病毒一般会往致病性弱的方向演化。
重组而成的XE变异株,会否取代现在的奥密克戎成为新的主流毒株?朱华晨说,病毒想成为“主流”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一方面要病毒自身演化出更有利于传播和免疫逃逸的特质,但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传播地的防控能力和应对措施。
“如果防控很严格,即便是变异出很强的病毒,也可能被消灭在传播的初始阶段。”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赵卫说,目前还无法下定论,但世卫组织提示的风险应引起重视,需要对其密切观察。
如何应对“善变”的病毒?
战略上重视,但无需恐慌
病毒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比人类长得多,且持续在发生突变、演化。我们应该如何对付这样的对手?
一方面,我们要对病毒的持续演化做好思想准备。
“冠状病毒是一个很长的RNA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重组。新冠病毒又是一个新的病原体,人类对它的了解还不够充分。”朱华晨说,结合过去2年多对新冠病毒变异情况的研究和对这一类病毒的认识来看,新冠病毒的变异会持续发生,“战略上我们要重视它,但目前疫苗的覆盖率已经比较高、药物也逐步得到应用,我们无需对病毒的重组变异感到过分恐慌。”
另一方面,无论是德尔塔、奥密克戎还是XE变异株,新冠病毒的传播机制并未发生重大改变,近年来历经考验的防控措施依然有效。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介绍,无论病毒怎么变异,常态化防控措施,包括“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广泛的疫苗接种以及群众落实戴口罩、勤通风、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都能有效防止新冠疫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