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南医大法医专业学生:志在做法医,因喜欢才报考

时间:2015-03-20

点击:

dkfa061902_b_01416bb20c.jpg

  3月18日下午3时许,顺德区公安局刑侦大队法医鉴定中心开放,南方医科大学三十余名法医本科生前往参观。

    每年鉴定尸体650具,去年司法鉴定案件超过1万份,通过D N A破案数1189宗,指纹破案数1448宗。昨日,顺德区公安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对外开放,南方医科大学法医专业的32名学生参观了解剖室、技术实验室等部门,法医现场向“未来法医”们介绍了日常工作和操作。

   在顺德殡仪馆焚化车间左边,坐落着几栋平房,门窗紧闭,平时罕见人出入。在这里,每年有近650具因各种原因非正常死亡的尸体被解剖,顺德警方刑侦大队的法医们从尸体内外寻找任何可能的线索或证据,协助办案民警侦破案件。据悉,顺德司法鉴定中心今年1月底扩建完工,面积约500平方米,设备和工作环境都大大提升。

   “以前的鉴定中心就是在殡仪馆内设置两间办公室,环境很差,灯光不够亮,最紧要的是通风系统很差,经常要忍着恶臭解剖尸体。”法医胡Sir表示,比起解剖尸体过程中会散发出腥臭,心理恐惧几乎不算什么,“都是团队作业,人多胆大,收工后也不会再想起。”

     昨日现场,尸体解剖台是学生们最好奇的地方。现场也有不少女学生,“报考这个专业时就想好了,是因为喜欢才做的,我的目标就是做一名勘查命案现场的女法医。”来自顺德大良的李倩璟表示。

   法医小常识

   银针鉴毒不可能 古装剧测的是硫

   在参观过程中,法医胡Sir也解答了一些法医基本常识。如,古装剧里用银针鉴别毒物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据介绍,古代常见毒物为砒霜(A s2O 3),由于当时提炼技术不发达,砒霜中往往含有大量硫化物,其与银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银(Ag2S)。现代技术下,纯净的砒霜与银不发生化学反应。

   与此同时,人死后尸体内部产生大量含硫化合物,大家所熟知的尸臭(主要为硫化氢气体)就是其中之一,这硫化物大多都能与银反应,也就是说即便是正常死亡的尸体,也很容易使银针变成黑色。而且目前常见的毒物如敌敌畏、毒鼠强、氰化物等都无法用银针检出。

   此外,胡Sir还提了个特别的细节,通常中毒的尸体会发紫,而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尸体皮肤会呈现樱桃红色,这是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所致。
 

    新闻链接:http://paper.nandu.com/nis/201503/19/334832.html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 33号

版权所有 © 南方医科大学  粤ICP备05084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