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基层灭蚊应更加科学
昨日,广东省卫计委派出南方医科大学的12名专家对口指导广州登革热疫情较为严重的6个区,在座谈会上,有专家表示,“广州今年登革热大爆发的原因仍不明确,可以说非常复杂。”现在起到11月中旬仍需加大清理积水、消杀蚊子的力度。此外,要特别留意明年可能出现登革热重症病例。
爆发原因复杂仍不明确
今年广州市的登革热疫情十分严峻,病例数已超过2万。为了应对严峻的登革热疫情,南方医科大学派出的12名专家,每2名组成一组,分别对白云、海珠、越秀、荔湾、番禺、天河6个区进行灭蚊防控指导。
登革热为何会在今年大爆发?南方医科大学教授赵卫坦言,今年登革热大爆发的原因仍不明确,可能与天气有关,也可能是蚊虫数量较往年多,还可能是周边登革热疫情严重等。“可以说原因是相当复杂,不是单一的,这就需要多方面检测,做扎实的研究。”
网上有一种声音认为,广州的爱国卫生没做好才导致了登革热大爆发。赵卫教授对此并不认同,他举例称,在公共卫生机制更为健全的新加坡,今年也出现了1.4万例的登革热病例,疫情也未得到有效控制。“但正因如此,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地灭蚊。”
目前至11月中旬仍需灭蚊
赵卫指出,人感染一种类型的登革热病毒后痊愈即可获得免疫,若一旦感染其他类型的登革热病毒,出现重症的可能性就大大增高。“广州今年的登革热主要是轻症或无症状,如果明年另一种登革热病毒流行,就可能导致登革热重症病例增多,广州需要特别留意。”
座谈会上,专家们表示,随着气温逐步下降,蚊虫的活动能力会受到影响,目前较为严峻的登革热疫情将会缓解。但从现在开始到11月中旬,仍是登革热疫情的高发期,需要坚持灭蚊。
有专家认为,为了应对明年的登革热疫情,广州从明年3月开始就应展开灭蚊工作。
谈到基层灭蚊方法,多位教授呼吁基层灭蚊要更加科学。例如,下水道中孳生的是库蚊,而不是传播登革热病毒的伊蚊;伊蚊的活动时间在每天早上7~8点,应该集中在这一时段灭蚊等。
另外,昨天是全市统一的灭蚊日,白云区超过200人在松洲街螺涌公园周边的新围路、校园路、螺涌北路等路段开展清扫保洁、消杀蚊虫和宣传咨询活动,共出动洒扫机械26台,使用药物超过80公斤,清理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并投放食蚊鱼约1000条。
新闻链接:http://epaper.xxsb.com/showNews/2014-10-18/179843.html